伤寒怎么简单治疗,太长知识了

2016-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董洪涛

编/彭嘉琪

风寒感冒

感冒的病人非常多。考虑全国各地都有不少此类患者,因此我把我微博里关于中医治疗感冒的几个观点以及可用的药方整理一下,合为一篇,方便诸位病友以备不时之需,自己可以依症选择一付汤药,往往也可一付药而愈。题目就叫:风寒感冒如何速愈?意思是如何在一天之内治愈风寒感冒。

如果有人担心中药的毒副作用,或者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的,建议找明医面诊一下。病友若找不到明医,且实在不得已,欲自己尝试用药,我的观点是尽量选择明医提供的药方,且一定要掌握用药量,用药典所规定的常规药量即可,用方可不必拘泥经方时方。

网上的药方极为博杂,而且鲁鱼亥豕,真真假假,若滥用后极易引起不良后果。若有必要,可参考我的《选择中医》书中提供的药方治疗感冒,效果极好,不少网友都曾试用过,多能速愈感冒。

经常有孩子妈妈来信,说照《选择中医》一书所提供的方子,半付药就能治好自己孩子的感冒发烧,欣喜之情,溢于纸面。

我也建议有孩子的父母不妨经常翻一下这本书,熟悉其中的几个方子,至少小儿感冒发烧时可以镇定自若,个人认为不但省事,而且快捷有效。我此篇文章多不附药量,具体药量请参考《选择中医》第四章第二节《感冒的治疗》一文。

一天之内治愈风寒感冒,这其实并不神奇,且在我看来反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我自己以及我的家人、朋友、弟子们若感冒都是一天之内治愈。方法很简单,开表祛邪而已。把汗孔打开,将阳气鼓动起来,发发汗,透透邪,邪去而正自安。

可以服汤药,也可以针刺,亦或艾灸,推拿、拔罐等,不拘何法,取效为本。我曾治疗过近百例小儿感冒发烧,多可一付而愈,甚者亦不过三付。

药费极低,但疗效极佳,且中医治疗感冒发烧愈后,精神更健旺,胃口更好,面色更红润,睡眠安好,手足暖和。特别是一些反复感冒的孩子,经纯中医方法治愈后,反而不再容易感冒了。

速愈风寒感冒的药方:

1,桂枝汤,此方用于发热、恶寒、鼻塞、头或身痛、有汗、口不渴,无咳嗽。此汤需温服,药后要喝一小碗热的米粥,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之后全身会微微汗出,需盖好被子,或多穿衣服,以免再受风寒。并需忌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此方用于发热、恶寒、鼻塞、头或身痛、无汗、或喘、口不渴,有或无咳嗽。

此汤需温服,药后不需喝米粥,并需忌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用量需根据病情调整,适当加减更好。

有心脏病者可用荆芥、防风、苏叶以代替麻黄。

若能配合针灸,效果更佳。有网友批评我的鲁莽,说:“麻黄汤这样峻猛的药方,是这样随随便便在网上发出来给别人参考用的么?

”其实,如果真正用过此方的人就应该知道,若能对证施用,疗效极佳。

临床上我所治诸多风寒感冒,若适用于麻黄汤,用之往往半剂知,一剂愈,其效如神。取效的关键既在于选方,亦在于药量,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强烈建议要对证用方,用合适的药量,而不要滥服重剂汤方,以免伤损阴津。

3,大小青龙汤,症见发热、恶寒、鼻塞、头或身痛、无汗,咳嗽,若伴有口渴、黄痰、黄涕、咽喉疼痛的用大青龙汤,若伴有口不渴、白痰、清涕的则用小青龙汤。

此二方都需温服,药后不需喝米粥。二方皆名为青龙,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于水而不离乎水。能明乎理,则方义自现。

简单来说,大青龙汤偏重于治疗“寒包火”证,病人表现为外有表寒,内在火热,如病人正发高烧,却恶寒怕冷,即是此证。

小青龙汤偏生于治疗外感寒湿证,病人感冒前多有淋雨或沾水之类的病史,其表现为咳嗽、痰多且色清白。

4,小柴胡汤:外邪渐退,已不再发烧、恶寒,或有轻微的发烧,而不恶寒,或一阵子发烧,一阵子发冷,伴见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胸胁闷痛、食欲不振、恶心想吐,且耳鸣或耳闭,或偏头痛的用此方。

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或莫名其妙地发烧,或女人经期感冒时,亦可服此方。

5,麻杏甘石汤,此方用于发热、咳嗽、鼻塞、有汗或无汗、或咳或喘、口渴、黄痰、黄鼻涕的人。

此汤需温服,药后不需喝米粥。多用于感冒风寒之后,外邪陷入肺中,出现肺热症状的,以咳嗽、喘急、发烧为主要表现。西医临床所见的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多属此方主治,且小儿多见。

6,葛根汤,此方用于发热、恶寒、鼻塞、头或身痛、无汗,且伴有口渴、咽喉疼痛、颈项强硬的患者。

此汤亦需温服,药后要如服桂枝汤一样喝点热的米粥,并需忌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小儿如正在发水痘,伴有发烧、咽痛,用此方后既退烧,又祛水痘,邪气外透,病即转愈。

7,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用于素体阳虚或三阴体质患者,感冒发热,但热度不高,伴无汗、畏寒、肢冷、口不渴、清涕,舌淡红、苔薄白,或感冒持久不愈,或面色青白无华,只要确定是阳虚体质且外感风寒,多有良效。

其方可以温养少阴元阳,使少阴温而阳气不脱,又能温开太阳卫阳,使太阳透而寒邪得散,阳气得足,敷布全身,内则涵养真阳,外则温经御寒,其邪自散,其病自愈。

我认为,对于所有的寒性病证来说,都可考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助阳祛邪。稳妥的用法是三味药各十克,水煎服即可。

比如受寒感冒出现鼻塞流涕的病人即可用此方。再如各种肿瘤都是阴寒内聚之证,适当地拔一下寒毒,颇有益于康复。

再者,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类风湿多与寒气内伏有关,此方颇可治本。感冒发烧本属小病,若经误治,时会出现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甚至休克,即是外邪被压入手足少阴层次了,此类病人亦可用此方。

可以说,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祛逐手足少阴层次邪气的最佳处方,临床极为常用。

8,麻黄桂枝各半汤,用于感冒日久未愈,正气略虚,邪气势减,但仍未解,此时营卫不和而复为表邪闭郁,病人表现为面色红润,身体发痒,时而恶寒,时而发烧,类似疟疾一样,但热多寒少,病情介于表实与表虚之间,若仅用桂枝汤治疗,则碍于表郁无汗,仅用麻黄汤,又恐出汗过多。

麻黄桂枝各半汤既能调和营卫,又能开表发汗,融祛风散寒、透邪达表、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畅达阳气于一方,刚柔相济,因势利导,达到小汗邪解而又不伤正气的效果,颇合于感冒后期。

若病友风寒感冒想自己用方,却分不清该用麻黄汤或桂枝汤,或者既有麻黄汤的症状又伴有桂枝汤的症状时,则可选用此方。

若参照以上处方都不适合自己的症状,那就考虑是否属于虚人感冒,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提供了三个关于虚人感冒的方子,包括柴胡桂枝汤、玉屏风散及参苏饮,病友可根据感冒症状自己选用,此时需扶正解表,或补阳,或滋阴,或补气。

若在感冒的同时,兼有他病,或以上所提供的十二个处方都不适合自己时,则需明医面诊处方,在此就不推荐读者滥服汤药。

长按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看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fzz/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