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心脑血管是老年病,这八个征兆,你有
2017-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平日里手脚冰冷,嘴唇发青,中医说"气血虚",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征兆;
2.上楼梯、搬重物、过度劳累、过量饮酒、情绪激动时心前区发闷、压榨痛;
3.青壮年,感冒或腹泻后,全身乏力,行走时心慌气促,平静时脉搏每分钟超过次或少于60次,或快慢不匀,可能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
4.入睡后,突然因胸闷、气急惊醒,接着频繁咳嗽,气急加剧,并咯出红色泡沫样痰,大多患有风心病或高心病;
5.据家人或患者自己回忆,很多人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或一个月胸口胀闷,却误以为是"消化不良",其实他们正在经历一场悠关生死的心绞痛;
6.出现伴随左手腕、脖子和左背疼痛的反射性胸痛,却误以为是"五十肩"。其实这表示至少有一条重要的动脉有70%到80%已经阻塞。
7.下肢浮肿并逐渐上行,心慌气促、行动困难,这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症兆。
8.有下列一项或数项特征者属冠心病高风险人群: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长期缺乏运动、肥胖或超重、血脂过高、血液黏度高、女性60岁以上或男性65岁以上等等。
4种“救病粮”
1.有益≠狂吃,每天6两为宜
粗粮虽然对人体有很多益处,但吃得太多会影响消化。以豆制品为例,吃煮、炒黄豆,人体对其中蛋白质的吸收消化率最多只有50%;但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马上升至90%~95%。过多的纤维素可能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还会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2.“粗+细”棒棒哒
精细搭配,就是常说的“食物多样化”,还要粗粮与副食搭配,粗粮没有的营养从其他食物中补回来,这样才平衡。比如粗粮内的赖氨基酸含量较少,可以与牛奶、鸡鸭鱼等副食搭配,平衡膳食。
3.粗粮吃的技巧get√
首先,粗粮要细吃,由于粗粮普遍存在吸收较差的劣势,可以通过熬煮、与细粮混起来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食用粗粮后,要多喝相等分量的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最好吃1份纤维素,就多喝1份水。
刚开始增加粗粮时,不要“用力过猛”,最好循序渐进,逐日增加,让肠道有个适应饮食结构变化的过程,一下子全部吃粗粮是不可取的。
4.食物调理≠代替治疗,药和检查不能停
Doyouknow?
有很多老人家认为,吃粗粮就能调整心血管健康了,把药停下来,这是不对的。粗粮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并不能达到治疗效果,所以不能取代药物。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