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多佳向天堂里的战友王晓东致敬
2017-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战友走了……从接到短信“晓东全面抢救”到“晓东走了”仅仅相隔十几分钟!
战友是那个虽非亲非故却情同手足莫逆于心的人;是那个困惑无助时听你述说,给你指点迷津的人;是那个阵地上比肩而战,生死时刻为你挡枪子儿的人!我有这样的战友,他叫王晓东。11月19日11点03分,他因罹患肝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和晓东办公室挨办公室,一起工作了七年。今天是他的“头七”,我必须写点什么,向天堂里我那敬爱的战友致以深深的敬意,此时此刻,任凭泪水一次次模糊我的双眼……
一个党的事业的忠诚儿子
他是忠诚的,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信念忠诚。这种忠诚,写在脸上,挂在嘴边,源于血脉,根深蒂固。他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来到北京日报社,后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再回北京日报社,后调至市委宣传部……一路积淀历练,铸就了将党性原则融入血液、将新闻传媒事业视作生命的赤胆忠心。
年10月,我和晓东同一天入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履职,办公室挨办公室,“比邻而居”。从此结下战友情、同事谊。他是那种干起活来就满腔热忱玩命投入的人,适值奥运会召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一系列重要时刻,他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全力做好移动电视、城市电视的转播报道和信号传输工作。他脑子里始终死死地绷着一根弦——确保安全无事故(这也奠定了他之后调任北京电视台就提出“三大安全”的基础)。在他领导下,北广传媒集团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户外大屏联播网。晓东大学学的是新闻,在北京日报社做过多年的记者、编辑、主编,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有分量的评论、通讯和消息稿。我在电台也从事了20多年新闻工作,我们一起探讨问题,评论时事,只觉得他新闻敏感性强,分析问题深刻,有铁肩担道义的强烈使命感。命运眷顾他,年11月16日他调任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让他能够继续在荧屏上实现传媒人的职业理想。
至今电视台的中层还记得任职会上他连说的“三个学习”——他要认认真真地向同志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以前的老部下他没带一兵一卒,扎实而低调地开始了他在电视田园里的耕耘,他把电视台看作他的天地,把全台干部职工当作事业发展的依靠、希望和支撑。他在到任后三个月时间里与全台多名中层干部一一谈话,他把调查研究视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把北京电视台看作新闻生命新的起点。
年5月3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他兼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我也从北广传媒集团调任北京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命运让我们又站在了一起。5月30日成立大会的前一天,我从英国被紧急召回北京。飞机一落地,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竟然是晓东发来的,短信内容至今我清楚地记得——“岁月匆匆,我们又成邻居了”。是的,我们办公室又一次挨在一起,又一次携手打拼共同奋斗了。他是正职,我做副手,如同船长、船副那样,共同掌舵BTV这艘航船,在茫茫大海里向着电视传媒理想目标坚定前行。多少次论证方案、切磋研讨挑灯夜战;多少次盯播出、走一线、谈经营、谋发展豪情飞扬。我们共同制定了年为BTV“夯实基础年”、年“全面发力年”、年之后为“平稳发展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正当我们整合资源、布局改革初见成效之时,年3月底,晓东却突然确诊罹患肝癌。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碎了我们致力谋划的梦想,震碎了所有关爱、关心、 在与癌魔抗争的七尺病榻上,晓东表现出来的始终是坚强的意志、达观的心态。那种坚韧与顽强,每每令医者动容。而支撑他的精神力量,还是新闻人的梦想——把电视台建设得更快、更好!
年6月21日,北京电视台召开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动员会。忠诚于党的事业、有着强烈党性原则的他视此次宣传报道为全台工作的重中之重。那天,在住院诊治两个多月之后,他来到了台主楼38层动员会会场。我坐在他身边,听着他那略带沙哑却铿锵有力的声音,我被信念的力量深深打动。
年7月22日下午,晓东病情恶化,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他问大夫他还能活多长时间,大夫说最多两周,他说,如果能给他五年时间,他会给北京人民一个全新的电视台。上苍有眼,年8月17日,他医院成功做了肝移植手术。感谢上苍!感谢医术!感谢意志的力量!给了他生命延续的希望!
此间我与他每周通话或短信往来,我问他治疗的情况,告知台里的情况。他是那样深爱着电视事业,关心着台里的发展。移植手术后他恢复良好,我们暗暗祈祷医学奇迹能够在他身上显现。年12月19日,就在手术仅仅四个月之后,他又一次来到了台里,来到了新闻频道直播动员大会现场。就在他步入会场的那一瞬,全体干部职工自发起立,掌声雷动,他们看到了,他们爱戴的台长此时没有被病魔击倒,而是又一次与他们站在了一起!
年2月9日,除夕夜,他患病后第3次来到台里,我和他一起到播出机房、新闻编辑机房、安全监控机房、通讯机房、体育赛事直播机房、春晚剧组、物业值班室和驻台武警营房,这些工作的角角落落,他一一走到,检查安全,慰问职工,嘘寒问暖……
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我们首次尝试设立了抗震救灾工作 试问面对癌魔和死亡的威胁,能像晓东这样一心为公善始克终的有几人?能像晓东这样无惧无畏处之泰然的又有几人?若有人生来就是为使命而来,那么晓东就是为了党的新闻事业而生,为广电传媒事业而来。他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建起了崇高的使命感和人生价值诉求。新闻理想,燃烧荧屏一世;报国襟怀,照耀传媒此生!
一个一心为民的好领导
晓东临走前,特嘱不办追悼会,一切从简。遵照他的遗愿,台里没有集体组织告别。然而,11月20日清晨,我率台领医院为他送最后一程,却目睹了感人的一幕:寒冷的冬晨,6点不到,医院地下二层,不足20平方米的告别厅外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多少BTV员工,从京城四面八方穿越黑夜而来,只为跟他作最后的告别!
晓东是个心系员工的一台之长,有着炽热的爱民情怀。他来台不久,便组织召开了六场职工座谈会,直接倾听节目、技术和职能部门员工的心声。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电视台存在多种用工制度。对于派遣制员工与在编职工双轨制运行问题,他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在他主张下,我们推行了多项举措,为派遣制员工提高待遇、缩小身份差距。派遣制员工的进门证件、食堂饭卡……他甚至都能一一想到。他视员工为姐妹兄弟,对员工成长成才热切期盼。在他主持下,台里推行了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制度,推出了年度“十佳”员工系列评选……努力为员工构建职业发展上升通道。他还嘱台办公室把“十佳”员工家属周六、周日分期、分批安排到电视台来参观座谈,让员工家属们亲眼看看孩子工作的地方。
他特别注重与全台员工的沟通交流。在他主持下,BTV内网全面改版,并专设“建言献策”“台领导信箱”“台领导推荐”“我的阅读”等板块。他推荐文章并亲自撰文,看到一些动态信息和文章,他会直接下载下来,作出书面批示。很多节目中心和栏目组都有他的亲笔点评。看到好节目、好文章、好创意、好方案,他会习惯性地问创作者是谁,多大了……很多员工手机通讯录里都有他的联系方式,通过短信、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之夜,晓东第一次病情恶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发短信给行政部负责人,叮嘱一定要给暴雨中采访回来的记者做好热面和夜宵……
晓东心里装的是员工。他病后,多少员工默默为他祈福平安;他走了,多少人为他泪洒天地之间。
一个敢于担当的男人
我和晓东是有缘的。这种缘分,不仅仅是“比邻而居”,也不仅仅是多年共事,这种缘分,更是一种彼此间的理解和默契。他那句“岁月匆匆”中的况味,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想来,都觉得心有戚戚。而今阴阳两隔,可那份战友情、同事谊,在我心里越积淀越醇浓。
在我眼里,晓东是敢担当、愿付出、不怕吃亏的北方汉子、纯爷们儿,心底无私、胸怀宽广。他是一把手,很多决策事项原则上可以个人拍板决定的,但他尊重我这个“老大姐”,看重我这个副手。每次上党委会、台长办公会的议题,无论头一天忙到多晚,他都会跟我沟通一下,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民主决策,还是一个人胸怀的体现。有风有雨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把晴空留给我。一个庞大的电视机构,点多、线长、面广,每每有意想不到的难事来临,一句“我来处理吧”,给了我多少温暖和力量。我是总编辑,他为了让我集中精力搞内容生产,把那些遗留多年难以解决的烦事、难事留给自己。他抓制度、抓管理、抓保障……庞大的电视机构,如果没有有力的机制和条件保障,内容生产怎么会平稳顺畅?他是个男子汉,给我顶着这片天,使我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内容生产,强化北京电视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电视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年建党90周年纪念日,卫视、新闻中心做了大型直播《心心相印》。连续的鏖战,使我身体略感不适。细心的晓东看出来了,“七一”当夜,他先让我回办公室卧床休息,他一直盯到最后。在荣誉和功劳面前,晓东从来谦让;对于电视台事业,可以说使上了十二分的心力。他所做的一切,彰显出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胸怀,他已将“小我”融入“大我”,套用那句著名的话:他一生可能有很多敌人,却不该有一个私敌。
病重期间陪伴他的北京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主任张常珊告诉我,晓东11月14日生命垂危之际嘱他转告我,一定想办法给一位小护士找张她喜爱的球队的足球赛票。晓东最后的嘱托,还是惦念帮助过他的人,我听后强忍泪水,这就是他呀,意重然诺,情比天大!
逝者去了,望着比邻的办公室,我怎么也克制不住眼泪,好像晓东仍在那里批阅文件,拂卷沉思……我再也见不到他平易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他推门而进的身影,但我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到我们会将他终生挚爱的电视新闻事业做好做强,实现他未尽理想的决心和力量!
今天是11月25日,星期一,会议室,编前会上,就在刚刚,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默哀,为他最后送行。晓东,我的战友,别了!我看到了,你的英灵正袅袅升起,飞往天堂,你定会保佑北京的电视事业红红火火兴旺发展!你定会保佑你爱的台内的每一个员工幸福平安!
(作者现为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阅读原文↓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