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之害及致癌详解
2016-12-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充分证据表明,饮酒可以增加七种类型的癌症风险,分别是:肝癌、乳腺癌、肠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咽喉癌。但是,尽管如此,在人们被问到哪种健康疾病是由酒精引起的时候,只有13%的人认为是癌症。在首席医疗官达姆·萨利·戴维斯对未来30年酒精建议做出最重大调整之后,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将这一结果发表出来。
这也突显了人们对酒精的错误想法及酒精是如何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的。例如,有80%的人认为酒精可以导致肝癌,却只有18%的人意识到酒精与乳腺癌的关系。而实际上,与每年导致起肝癌相比,酒精每年可以导致起乳腺癌。之前的研究表明,每天一杯红酒可以让女性得乳腺癌的几率增加13个百分点。
一项正在十个欧洲国家对五十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天两个单位的酒量会让人们得肠癌的风险提高8个百分点。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研究者的最新报告显示,如何更好地制定饮酒的指导方针被放在了咨询的首位。
这个的报告的首席作者彭尼·波克说,报告显示人们对饮酒导致癌症风险增加的意识低到让人担忧的程度。她说:“人们都知道饮酒可以导致肝癌,但大部分的人却没有意识到乳腺癌、口腔癌和肠癌也与酒精有关,而且有时候即使只饮一点点酒,得某些癌症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一月份,当达姆·萨利建议人们用茶水代替每周五的葡萄酒时,引发了争议。她警告说,即使每天只饮一杯酒也会增加人们日后得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她建议男士把每周的饮酒量减到14个单位,也就是七品脱或者七杯葡萄酒,这正好与女士的饮酒量相当。她说怀孕的女性绝对不能饮酒,而且最好一周每个人都能有几天不饮酒。
在本月早些时候,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的官方数字显示,从年到年,与饮酒相关的疾病导致死亡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人数从人增加到人。这包含了由心脏病、食道癌、口腔癌、肠癌和二型糖尿病引起的死亡。
研究也显示,有规律的少量饮酒十年或二十年会增加得肝癌、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这项新的发现是根据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对人的在线调查得出的。研究显示,在调查研究时,只有20%的人可以正确地识别一日最大建议饮酒量(年做调查时给出的建议饮酒量)。在饮酒者中,只有10%的男性和约14%的女性可以正确识别建议饮酒量并把这些建议作为自己饮酒习惯的指导。
英国癌症研究协会癌症预防项目的主管埃丽森·考克斯说:“如此少的人知道酒精能引起人们得七种癌症的风险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如果新的指导方针要有所不同,要改变人们的饮酒习惯,那么英国国民健康运动就需要提供关于饮酒带来健康风险的详细信息。”
伊恩·吉尔默,即英国酒类健康联盟主席,认为这项发现“相当令人担心”。他说:“首席医疗官在他们最新的酒精指导方针里明确表示,对这些风险而言,没有绝对安全的饮酒标准。公众有权利知道酒精和癌症及其他健康风险的关系,更明确的标示可以帮助人们就其饮酒习惯做出知情的选择。”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健康信息主管莎拉?涂乐说:“英国酒类健康联盟号召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健康警告,这与大规模的媒体信息传播运动一起,受到了大众的强烈支持,让人们有能力就饮酒做出知情的选择。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英国,如果人们都不喝酒,每年大约有20件癌症病例可以被避免。当然,我们知道让人们彻底戒酒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如果他们必须得喝酒的话,我们鼓励他们要懂酒。”
例如,如果喝啤酒的话,点一瓶而不是一品脱,或在你的酒精里加一些低卡路里的软饮料,或在饮酒之间,喝杯水。另外,不要酗酒,即在几天内狂喝,达到一周最大建议饮酒量,而在后面的几天不饮酒。
饮酒是如何导致癌症的?
来自英国烟草与酒精研究中心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抗癌运动的琳达·波特教授说,有充分证据证明饮酒可以增加人们得癌症风险。我们知道,酒精以葡萄酒、啤酒和烈酒的形式被人们饮用,而它的基本成分是乙醇,当这些物质被分解然后进入到肝脏时,会产生一种叫做乙醛的有毒物质。乙醛可以破坏细胞的DNA,波特教授解释说,这种破坏有可能使细胞患癌。
例如,在肝脏里,乙醛会让肝细胞加速增长。肝细胞再生过快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症。酒精也会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癌症,比如,烟草烟雾可以作为一种溶剂使酒精更快地被吸收,进而对细胞产生破坏。它也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增加得病的可能性,即改变身体内的性激素(包含雌激素)。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量饮酒与乳腺癌的关系。那些经常规律饮酒的女士通常会有香消玉损的风险,她说。酒精改变体内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水平,降低叶酸水平,这会导致肠癌。矿物质不足会导致细胞病变,也会刺激胃粘膜,波特教授说。
饮酒对消化系统的损害酒精对人身体有害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对消化系统造成的损害,并从中可总结点儿小妙招,在迫不得已饮酒时最大程度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酒,特别是烈性酒,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分钟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分钟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可达到最高点。其中胃可吸收20%的酒,小肠吸收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1小时内吸收,2小时可全部吸收。酒精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只有2%~10%由肾、肺排泄,因此一个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远远低于体内实际酒精的浓度。
下面,详细介绍酒精的吸收、代谢过程:
一、酒精在胃中的吸收。
1、酒的度数越高吸收速度越快。
(1)酒精浓度低于10%以下的酒,由于酒被胃液稀释吸收少;
(2)含酒精15%~30%的酒精性饮料吸收速度加快;
(3)30%以上可引起胃粘膜出血和糜烂。
2、不同种类的酒,吸收速度不一样。
(1)白酒是发酵酒,酒精以外的成分(糖蛋白、有机酸等)可抑制胃的运动和血流,使酒的吸收延迟;
(2)啤酒是发泡酒含有CO2气体,刺激胃运动,促进向小肠的移行,吸收速度加快。
对策:饮酒时饮用白水(非茶水)可以降低胃内酒精的浓度,减少酒精的吸收。
3、食物影响酒精的吸收。
胃内的食物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酒精降低了胃内酒精浓度,减少与胃粘膜的接触,酒精向小肠转移减慢,使酒精吸收延迟。食物的种类也有影响,与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的牛奶混合食用,酒精的吸收速度减慢,固体食物比液体食物排泄延迟,故酒精的吸收也缓慢。
对策:在饮酒前吃一些食物尤其植物性食物垫底可以减少酒精的伤害。
二、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
由于小肠吸收近80%的酒精,不像胃可以施加外界因素影响吸收速度,因此我们尽量做好减少胃吸收、减慢胃向小肠开闸放酒的速度就好了!
三、酒精在体内的转化、清除过程。
(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
(2)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3)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把乙醛氧化为无毒的CO2和水排出体外。
喝酒就脸红原因:体内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把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却不多,乙醛就只能积累在体内靠P慢慢一点一点氧化排出体外。乙醛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说脸红的人能喝是错误的。江苏省肿瘤研究所调查证明:喝酒脸红的人长期酗酒患肝癌、食道癌、结肠癌的风险远远高于正常人。绝大多数女性的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低于男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长期大量饮酒,会对食管产生刺激,损害食管黏膜。高浓度的酒精可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使胃黏膜充血,促使幽门痉挛,引发恶心呕吐,并诱发炎症和溃疡,甚至产生癌变。慢性酗酒还可引起胰腺炎和腹泻。为了减少酒精对肠胃的刺激,在饮酒的同时进食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B和半脱氧氨酸的豆制品为好。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较大,精对肝脏的损害可分为3类: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据统计,2/3的酗酒者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酒精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因素。酒席上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主要靠肝脏代谢,进一步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加重了对肝脏的损伤。
此外,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麻痹小脑对驾驶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大下降,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过量饮酒还有营养素缺乏、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症和冠状动脉硬化、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等危害,希望这些不良后果能引起酗酒者的重视,珍爱生命,享受美好人生!
你知道喝进肚子的酒是怎么代谢出去的吗?你知道肝脏在代谢酒的过程中会对自身造成多大的影响吗?你真的懂得怎么喝酒吗???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肝脏是乙醇的主要代谢场所,摄入体内的乙醇75%-90%以上在肝脏被代谢为乙醛,进而氧化为乙酸,乙酸最终进入血液,经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听起来这个过程好像很简单,就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乙醇对肝脏充分发挥了他的毒性:他可以导致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形成脂肪肝;他还可以损伤肝细胞,影响肝细胞的稳定性、干扰蛋白质代谢、诱发低血糖、诱发肝纤维化……乙醇看似简单的代谢过程引起了一系列的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肝癌!
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既然酒精对肝脏有这么大的损伤,我就真的一点儿都不能沾了么?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少喝点儿总是可以的吧。那喝多少才算多、多少才算少呢?不管是白酒、啤酒、葡萄酒、酒饮料,酒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
从科学角度讲,我们有一个计算乙醇量的公式:
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不能40g/d、女性不能20g/d,折合乙醇量80g/d时即为大量饮酒。当超过这两个标准时,就会大大增加发生酒精性肝损害的风险。
另外,饮酒方式也是导致酒精性肝损害的一个危险因素,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导致肝损伤。
懂得了控制喝酒的量和方式,就不会患酒精性肝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影响酒精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还有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营养状况等,所以,最后奉劝大家:不喝酒才是最健康的!
饮酒危害这么多,你还敢喝吗?过度饮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多方面的严重损害,对内脏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明显。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饮酒可使大脑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癫痫、小脑病变、痴呆、Wernicke病等。
二、对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
引起末梢神经炎。
三、对肝脏的损害
长期饮酒使体内的脂肪氧化受阻,大量的脂肪酸以及中性脂肪积累,堆积在肝脏内,造成脂肪肝、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大量酒精能损害肝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四、对胃的损害
酒精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五、对心脏的损害
酒精影响心肌供血供氧,引起心肌炎、心肌缺血样改变。
六、对胰脏的损害
可引起急性胰腺炎,严重威胁生命。
七、躯体并发症
长期饮酒引起身体重要脏器的损害,导致身体状况变差,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饮食差造成的营养不良,使身体抵抗力差,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容易患各种急慢性感染。
八、戒断反应的出现
可有三个症候群:①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易激惹,轻者出现乏力、睡眠障碍,重者出现幻觉、妄想、意识障碍等。②神经症状---心慌、胸闷、多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出现抽搐、震颤、癫痫样发作。③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胃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九、出现急性酒精中毒
一次性饮酒过量可造成酒精中毒,出现呕吐、神志不清、昏睡、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生命危险。
十、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酒精还可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血脂浓度增加,血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
十一、饮酒导致意外伤害增加
如酒后驾驶导致的车祸、酒后斗殴导致的人身伤害等。
十二、对个人的影响
酒依赖患者日趋出现自私、撒谎、责任感下降及人格改变。嗜酒者工作技巧和能力降低,出现迟到、旷工、难以胜任工作,最终造成失业。
十三、对家庭的影响
造成家庭不和、家庭破裂、家庭贫困、家庭暴力冲突、离婚等。
十四、对社会的影响
妨碍社会治安,是开车肇事、酒醉伤人、自杀的重要原因。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