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一家七口误食毒蘑菇,6人死亡仅

2016-1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昭通威信一家七口误食毒蘑菇,6人死亡,1人脱离生命危险

吃野生菌导致的悲剧

年10月3日早上10点左右,庙沟镇扎实沟村高坎村民小组王家勇一家7口在食用了自己采摘的野生菌后,于当晚10点左右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随即赶赴就医。目前,此次中毒事件已导致6人死亡,另外1名患者正在泸州市医院接受治疗。

事件发生以后,威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王家勇一家垫付了医药费用17万元,并积极发动镇村干部和社会人士捐款,募捐资金1万余元。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也组织为王家勇一家募集资金,但是很不辛,目前一家7口已经过世了6口,1人幸免。

爱心瞬间

爱心瞬间

年云南吃野生菌中毒名单……

今年毒翻了那么多人!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据不完全统计:

年:70余起,人中毒,31人死亡

年:33起,48人死亡,报告中毒人数50人

年:3起,中毒人,40人死亡

年:人中毒,4人死亡

年:00起,中毒人,死亡9人

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有毒动植物和蘑菇中毒的人居然超过千人!

来源:网络、我是威信人、掌上威信、昆明街头巷尾、昭通之音综合整理

延伸阅读:

筠连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筠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预防蘑菇中毒的温馨提示

年9月6日

毒蘑菇有余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有10余种。毒蘑菇毒性非常强,误食后发病急、死亡率高。为增强公众防范毒蘑菇的意识与能力,筠连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筠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发布以下温馨提示:

一、蘑菇中毒的预防措施

1.广泛宣传毒蘑菇的危险性。教育儿童尤为重要。采蘑菇时,应由有经验的人指导,不采不认识或未吃过的蘑菇。

.提高鉴别毒蘑菇的能力。熟悉和掌握各种毒蘑菇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再根据当地群众的经验来鉴别有毒蘑菇,防止误食中毒。

3.科学食用蘑菇。食用蘑菇时,要煮透炒熟,不要凉拌生吃。不能同时饮酒,因为若蘑菇有毒,会加速中毒。

4.采取防止蘑菇中毒的断然措施。学生食堂、集体食堂等集中供餐单位,严禁加工野生蘑菇出售。

二、蘑菇中毒的类型

1.胃肠炎型。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

.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炎型的表现外,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精神错乱、抑制、多汗等。

3.溶血型。除急性胃肠炎症外,有贫血、血尿、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4.肝肾损害型。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该型死亡率高,表现为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

6.过敏性皮炎型。中毒时身体裸露部位如颜面出现肿胀、疼痛,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嘴唇。指尖、指甲根部出血。

三、蘑菇中毒的早期处理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立即实施急救。最重要的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

3.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的“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休克。

4.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注意:一同食用蘑菇的人中若有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他人也要做医学观察。

四、常见毒蘑菇

致命白毒伞(剧毒)春夏季群生或散生于树荫下。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剧毒,一个约50克(一两)的致命白毒伞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其毒素对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死率高达95%以上。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剧毒)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白色。菌褶白色,稠密。菌柄实心,白色、浅黄色,常被纤毛状或反卷的浅黄色鳞片。菌环近顶生,白色,膜质。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灰花纹鹅膏(剧毒)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小型至中等。菌盖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褐色、近黑色。菌肉白色,较薄。菌褶离生,白色,较密。菌柄近圆柱形,实心,白色、浅灰色,常被浅褐色细小鳞片。菌环顶生、近顶生,灰色,膜质。剧毒,在我国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簇生黄韧伞(剧毒)夏秋季丛生于腐木桩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剧毒)夏秋季单生、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菌盖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菌肉白色。菌褶粉红色、玫瑰红色。菌柄圆柱形,上被白色短绒毛,实心。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

古巴光盖伞(毒性大)夏季群生、单生于牛马等动物的粪便上。菌体较小。菌盖黄色、赭色、奶油色、带白色。菌褶暗灰色、黑紫色。菌柄内部松软或空心,白色、黄褐色。菌环,膜质,生于柄上部,白色。所含毒素有致幻作用,毒性反应快,可造成时空感觉的错乱或昏迷,服用量大时可致死。

疸黄粉末牛肝菌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菌盖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后,变为紫红色、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浅蓝色,有硫磺气味。毒性较强。

筠连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筠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年9月6日

来源:网络、我是威信人、掌上威信、昆明街头巷尾、昭通之音综合整理责任编辑:景阳山

编辑部:-(值班电话)

广告部:-(值班电话)

筠连热线新闻爆料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fzz/1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