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命题点心血管
2017-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动脉粥样硬化AS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其中最常见于大动脉,中动脉AS最为严重。
基本病变: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壁变硬狭窄。
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注意:甲减可导致高脂血症。
脂纹为肉眼可见最早病变,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纤维斑块由脂纹发展而来,可见胆固醇结晶。
继发改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血管狭窄。
血管平滑肌吞噬脂纹的脂质后,会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等。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并不分泌外基质。两者吞噬脂质后都形成泡沫细胞。
(二)高血压病
良性高血压:为缓进性高血压,分为三期:功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动脉病变期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内脏病变期左心室肥大;肾区玻璃样变,纤维化,硬化,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脑部可有高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脑梗死等;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
恶性高血压:又叫急进性高血压,以各种纤维素样坏死为主。
(三)心肌病
心肌病又叫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克山病。
扩张性心肌病室腔扩张、心脏增大,并有一定程度的心肌肥厚。重量可达~g。
肥厚性心肌病以左室显著肥厚、室间隔不对称增厚、舒张期异常充盈、室腔变小为主要表现,可引起二尖瓣肥厚和主动脉瓣下的心内膜局限性增厚。
限制性心肌病典型病变为心室内膜和内膜下心肌进行性纤维化。
克山病病理变化为心肌严重变性、坏死和瘢痕形成。
(四)心肌炎
心肌炎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和孤立性。
病毒性心肌炎又称为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常见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肉眼观无明显变化或仅有轻微增大。镜下可见心肌细胞间质水肿,淋巴细胞浸润。
孤立性心肌炎又称特发性心肌炎。分为两种: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主要表现在心肌间质,淋巴、巨噬细胞浸润。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表现在心肌内,巨衍细胞浸润,坏死灶和肉芽肿形成。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细菌所以又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本病直接侵袭心内膜,特别是心瓣膜。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心内膜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无病变的心瓣膜上形成赘生物,成分为脓性渗出物,容易脱落。
亚急性心内膜炎主要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赘生物易脱落。发生变态反应可见Osler小结。
对比记忆:急性发作的为致病力强的化脓菌,亚急性发作为致病力弱的链球菌。这一点很多疾病都通用。
感染性心内膜炎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赘生物易脱落。而风湿性心脏病主要侵犯二尖瓣,赘生物为白色血栓(纤维素和血小板),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