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华为海思
2016-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问:亲人得了心脏病,我们听到周围有人因心脏病猝死而离世,所以常常为亲人感到担心。请问,心脏病猝死可以预防吗?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滕一星答:目前,从世界范围看,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有三类: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病常见的有:高血压病、心率失常、冠心病等,而冠心病是心脏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在冠心病患者的死亡中,有50%—60%为猝死,猝死即为瞬间发生或距症状起始1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致死机制为心室颤动。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大量吸烟、高血压、心脏肥大、过度肥胖、过度紧张的生活方式等。因此,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2.戒烟: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平衡膳食: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如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肥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的负担,据研究资料显示,体重超重5公斤,心脏的负担即增加10%。
5.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6.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
7.生活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8.适量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
9.其它:防寒保暖、谨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据统计,大约有1/4的猝死病人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感或呼吸困难。因此,只要我们重视心脏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注意定期体检,认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
来源:《人民日报》
心血管疾病
成为年轻人健康“头号杀手”
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等意外的“身体信号”,应防止心脏猝死。
吃盐过多,进入体内的钠离子也会增多,从而造成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紊乱,容易导致心肌缺血这类猝死。
熬夜看球赛、打麻将等活动中的“大悲”或是“大喜”都和情智息息相关,容易“伤心”。
酒精容易引起心动过速,会使心跳时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减少,诱发心率失常。
剧烈运动、感冒造成潜在的心肌炎急发,导致猝死。
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工作压力大以及熬夜等,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淘宝女店主“过劳死”,浙江女主播感冒后运动猝死,体育解说员酒后猝死。近年来,年轻人猝死频发,“薪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频现,而这些新现象也引起了全国心血管疾病权威专家的注意。昨天(15日),“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宁召开,全国心血管疾病权威专家齐聚南京,全方位“会诊”了近年来出现的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及误区。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方祝元教授表示,感冒腹泻等“小病”一直扛着不去看,“小病”会变成催命的“心病”。对于猝死的预防,控盐比吃药还要重要。
专家会诊三例“猝死”
患者一:长期熬夜引发心源性猝死
7月中旬,一位微博名为“
艾珺Aj”的淘宝女店主因连续通宵熬夜上新货,最后竟然在睡梦中去世,年仅24岁。“艾珺Aj”的同学在接受浙江媒体采访时曾经透露了“艾珺Aj”的生活状态:艾珺Aj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开淘宝店,经营得很不错,已经是4钻卖家,就是工作挺辛苦的,要长时间守在电脑前,经常熬夜。尤其是上新款的时候,更是忙得没日没夜。●专家会诊:
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方祝元教授告诉记者,“所谓过劳死,从医学角度分析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占了大多数。同时和年轻人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长期工作压力大、熬夜有一定的关系。”据悉,凌晨两点左右是阴阳交替之时,人的交感神经薄弱,而副交感神经很活跃,如果熬夜睡得晚,那植物神经就会紊乱,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或是心梗的发生。由于长期熬夜而导致过度疲劳,机体处于衰弱状态,这也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患者二:感冒后运动引发急性心肌炎猝死
8月1日,浙江电台音乐调频
动听官方微博发出讣告,女主播郭梦秋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郭梦秋的朋友回忆,一个月前,郭梦秋偶尔感到胸闷、心跳急促。虽然当时医院看病,但因为工作繁忙,她并没有在意。再度感冒后,郭梦秋口服了些感冒药应付过去了。郭梦秋的家人告诉医护人员,她晚上刚刚健身完回到家,一走进家门便昏倒在地,没了心跳呼吸。●专家会诊:
方祝元教授认为,郭梦秋的猝死与剧烈运动、感冒造成潜在心肌炎有很大的关系。20岁左右的年轻人更易中招“急性心肌炎”,那是因为年轻人的免疫力很强,一旦感染病毒后,病毒的应激反应更强。康复专家建议,出现发烧、腹泻情况的“特殊人群”其实是并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如果要运动,建议遵循“运动处方”,即注意运动方式、运动总量以及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如果有条件,可以在运动专家指导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来判断是否适合此项运动。
患者三:饮酒导致心动过速引发猝死
8月底,央视体育解说员陶伟被发现死于青岛一酒店内。8月28日上午,济南警方证实,从死亡现场来看,年仅42岁的陶伟应该是心脏猝死,而且属于酒后的猝死。著名体育媒体人董路说陶伟有一个小习惯:“他有很多朋友,各种圈子,使他不得不喝酒,他每次喝完之后,就拼命地跑步把酒挥发出来,去保持体重。”
●专家会诊:
方祝元教授指出,酒精的确容易引起心动过速。酒精具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会使心跳时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减少,从而造成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并可诱发心率失常,使心脏的负担加重。
“薪有余而力不足”,为啥?
“大悲”或“大喜”都很“伤心”
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本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分析认为,心血管疾病是年轻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方祝元教授告诉记者,年轻人“薪有余而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伤心”的生活习惯。年轻人习惯的熬夜看球赛、打麻将等活动中的“大悲”或是“大喜”都和情智息息相关。“从中医角度而言,心为君主之冠。”为了方便记者理解,方祝元举了一个妇孺皆知的例子“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后神智变得不清楚,遭遇一个耳光后反倒恢复了正常,这便是‘恐’克‘喜’的道理。‘一紧张心跳就会加快’‘心情不好睡不着’等常见的生理反应也是由于心脏而引起的。”
作为资深专家,方祝元对于“血瘀”学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冠心病特别是冠脉急性缺血的治疗已经获得了重大成就,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经显著下降。“都说中医是‘慢郎中’,实际上,到我院就诊的病人都会经过西医诊断评估,再确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郎中’大有前景。”
有病硬扛,“小病”易变“心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25岁的南京胖男生周某在足足感冒两周后都没有及时在意,照样正常起居工作,同时还有每周固定的体育运动。直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发现,周某毫不在意的感冒已经发展成了急性心肌炎,因为病情较为严重,周某被直接送到了心脏科重症监护病房。
专家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扛”是惯用的字眼,感冒腹泻等“小毛病”甚至被忽视得一干二净。“有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很有可能是‘小病’的感冒‘扛’出心肌炎,最终又变成重症心肌炎,会危及生命的。”方祝元教授提醒。
记者了解到,年轻人的心脏猝死主要分成三种:过劳死、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心肌缺血致猝死等。心肌缺血这类猝死,和代谢紊乱有关,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但年轻人平时并未在意,动脉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会导致猝死的发生。此外,不良的嗜好、生活方式是猝死的诱发因素,比如抽烟、长期酗酒、熬夜等因素。
怎样预防心脏猝死
控盐比吃药还要重要
医院心内科曾经对去年的门诊量做过详细统计,一年的门诊量高达30多万次,平均每天在一千人次以上。“一个科室的门诊量就追医院的总门诊量,由此可见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之多。”方祝元教授告诉记者。对于怎样预防猝死的话题,方祝元认为,“控盐”比吃药的“地位”更加重要。“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等引起动脉硬化的诱因对于预防猝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方祝元说。他曾经带领团队对南京人的食盐摄入进行过调查,发现南京人的食盐摄入量要远高于卫生部建议中的平均值。
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专家陈晓虎教授介绍,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高血脂在当前我国发病人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导致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高盐饮食。“食盐中使血压升高的成分是钠离子,吃的盐多,进入体内的钠离子也会增多,从而使大量水分在身体内贮存,造成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专家建议,清淡的饮食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病人而言更为适合。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物钟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平时很少锻炼的白领,建议突然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渐渐增大,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40分钟到一小时即可,如果感觉很疲劳、睡眠少或是有感冒不适、心脏不适等情况,应该以休息为主,不要盲目锻炼。
心脏猝死怎么急救
用好“黄金五分钟”
心脏出现猝死等意外怎么办?记者从专家那里了解到,意外发生的五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被称为是“黄金五分钟”。一旦发现病人猝死,要马上进行胸前区心脏叩击,最好在硬板床或地上,按压胸部双乳头连线的正中,频率为每分钟次,同时赶紧拨打急救电话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
专家也给记者列出了出现意外的“身体信号”,如果出现以下意外,需要及时利用“黄金五分钟”或是尽快就诊: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朋友圈华博风尚-老男孩生活圈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0万人群。详情搜索“wemedia”
白癜风哪里好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