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行性疾病有哪些特点如何预防一起来了

2021-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费用多少 http://m.39.net/pf/a_4630319.html
初春乍暖还寒时候,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也随之蠢蠢欲动,一些传染病也在悄悄地开始传播。东东温馨提示~了解春季疾病预防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传染病。为什么春季传染病高发?1

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得机体调整失去了平衡,容易患病。

2

病原微生物生长活跃。春季万物复苏,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随之进入活跃繁殖期,为疾病传播奠定基础。

3

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4

人口流动量大。捂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在春季纷纷走出家门,或外出打工,或开学上课,人口流动频繁,为病菌的传播提供方便。

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01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集体单位或者人群聚集的场所引起流行,具有极强的危害性。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不适等,重症可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0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常见。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7至10天消退。

0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春季易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水痘病毒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较强的特征,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儿童中造成暴发与蔓延,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

04

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春季。

一般出现在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发热即出疹。在发病后的1-2天出疹,先由面部迅速发展到全身。

05

麻疹

为常发呼吸道疾病,以发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症状,在麻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重症可并发肺炎等并发症。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06

猩红热

猩红热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

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少年多发。

07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未经治疗7-10天可自愈。

患者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

08

感染性腹泻

多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就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强,极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造成流行,也可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引起疫情。

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首发症状是频繁的呕吐,不久就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多以水样便为主,多呈蛋花汤样,无酸臭味。可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腹泻要持续5-7天,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重症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春季传染病常用的预防措施1注意保暖

春天气候多变化,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但也不能减的太多,也不要穿的太多,不然出汗更加容易着凉感冒。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乘车、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不要对着他人,应用纸巾掩盖;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用品切勿混用。

玩具、用具定期消毒。注意饮食卫生,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打扫房间卫生时避免尘土飞扬。

3合理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不吸烟,不喝酒。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然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4避免交叉感染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人流密集处,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避免和有疾病的人接触,稍不注意就会病菌感染。

5经常锻炼,增加体质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6接种疫苗

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春季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传染病都有疫苗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如果家中有漏种的,要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科普延伸

目前国内疫情持续平稳向好北京已连续44天无本地确诊病例报告但全球疫情仍呈扩散蔓延态势东东再次提示~常态化防控仍需自觉做好自身防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要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电梯等密闭空间,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从事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建议应正确佩戴口罩。年老及体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在室外空旷的环境活动、单独办公、开私家车及在家中且家庭成员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或家庭成员在郊外旅游、非高风险单位同一办公室内人员均无异常症状的前提下,可以不戴口罩。

二是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科学正确佩戴口罩。

三是保持良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要注意保持手卫生,勤洗手,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垃圾箱内。居室和办公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在室外空气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做好居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四是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疫苗说明书所适用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要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努力提升全人群接种率,建立全市人群免疫屏障。

五是加强环境整治。市民应做到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柴草和农具。不乱丢弃用过的口罩,及时清理户内外垃圾,保持生产生活环境卫生。到人群密集场所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六是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fzz/13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