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防控
2021-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痤疮主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诺如病毒、流感、……各路病毒细菌来势汹汹,可不能小看它们!春季空气潮湿,温度适宜,是传染病高发季节,而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重视防护,使病毒细菌无处遁形!
新冠肺炎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有多种不同的种属,可分别感染人、动物和禽类等。在此之前,已知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感染后发病的严重程度从普通感冒到重症疾病不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干咳;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注意呼吸礼仪(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及时洗手,有咳嗽或喷嚏要戴口罩);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2.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鼓励佩戴口罩。
3.不要去野生动物市场,避免接触活禽野鸟;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4.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近期(2周内)接触过类似病例,应主动告知医生。
春季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常于冬、春季节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有流感时,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3-4天,有全身疼痛,以头痛最为明显,并且疼痛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流鼻涕、鼻塞、咽喉疼痛、咳嗽,还可以发展为气管炎、肺炎、心包炎、脑炎和急性心肌炎等,严重者会威胁生命。
预防措施:
首先,接种流感疫苗,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其次,保持安全距离,如果距离患者1米以上的距离,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只能溅到约70厘米远,这样带病毒的飞沫就不会溅到你的眼睛和鼻子,从而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第三,常洗手,不用手揉鼻子和挖鼻孔,以免病毒通过你的这些不良习惯进入你的呼吸系统。
第四,居室和住所勤通风。通风可以使污染的空气稀释,排出,让新鲜干净的空气流进来,不让病毒有存在的空间。
第五,大量喝水。大量喝水能使人的口腔及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有效地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第六,增强身体锻炼和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营养以蛋白质丰富和富含维生素C、E的食品为主,如菜花、黄瓜、小白菜、鲜枣、生梨、柚子及谷类食物和坚果等。
另外,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或举办集会。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如板蓝根等。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呕吐和腹泻的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经被污染的食物、水,近距离接触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或者接触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等均可传播,加上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因此才会在冬春季高发。诺如病毒人人易感,而且感染后常常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烧、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身体不适。
诺如病毒特点
1.传播很迅速
感染性极强,可通过粪便或口腔途径传播水源、食物、物品被诺如病毒污染都可传播感染
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
易在学校、托幼机构、餐馆、养老院等人员聚集场所暴发疫情
2.症状很难受
感染后48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可能出现发烧、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每天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感染人群中,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症状,成人患者则腹泻较多
3.病毒很难灭
诺如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强,能耐低温、耐酸室温下在水、食物或环境中都能存活较长时间
目前还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上市,没有特效药物且抗生素对诺如病毒基本无效。每隔1~2年,诺如病毒流行优势株会发生变化,普通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也就是说,哪怕你去年得过诺如,今年的诺如病毒株变异了,一流行,你仍然容易中招。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洗净双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2.洗净果蔬。水果、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之前务必认真清洗干净,建议瓜果最好削皮后吃。
3.食品煮熟煮透。吃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4.加强通风。家里、工作场所、集体场所,要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食源性疾病分类及预防
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4.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预防措施: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Lifeisasong
thatneverends.
-end-
编辑:向丽嫣
审核:周秀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