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ESC四大新指南要点总结

2021-4-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8月29日-9月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线上召开。北京时间8月29日下午,ESC四大最新指南重磅发布,分别是——《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ESC心房颤动指南》、《ESC运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指南》。今日循环为您整理了指南的更新要点,一起来先睹为快!

指南发布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免费下载指南全文!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如何治疗最常见的心脏病发作?

1/5的患者在最常见的心脏病发作后一年内死亡。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疼痛同时辐射到单臂或双臂、颈部或下巴。任何出现这些症状者都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并发症包括可能致死性心律失常,这是需要寻求紧急医疗帮助的另一个原因。

指南要点

治疗是针对潜在病因。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使向心脏供血的动脉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该接受血液稀释剂和置入支架来恢复血流。本次指南首次建议通过影像学来确定其他原因,如通向心脏的血管破裂等。

在诊断方面,心电图可能无明显改变,可能是正常的。关键的措施是测定血肌钙蛋白水平。当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或阻塞时,心脏细胞死亡,肌钙蛋白水平会升高。如果肌钙蛋白水平正常,应在一个小时后重复测定以排除诊断。如果病情加重,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以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决定治疗策略。

考虑到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复发风险很高,这也可能是致命的。应给患者开具抗栓和降脂治疗。

指南工作组主席、法国Sorbonne大学心脏病学教授Jean-PhilippeCollet教授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同样重要,包括戒烟、锻炼,强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膳食,同时限制饱和脂肪和酒精摄入。

当患者得到包括心脏病专家、全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学家和药剂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的支持时,行为改变和坚持服药的效果最好。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性生活中再次引发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很低,定期锻炼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医疗保健提供者应询问患者有关性行为的情况,并提供建议和咨询。

建议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65岁及以上的患者,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延长寿命。

指导方针工作组主席、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HolgerThiele教授指出,女性应当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护理、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ESC心房颤动指南》

只有倾听病人的声音,才能最好地控制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众所周知,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也更高。据估计,欧洲约有1/3的人群患有房颤,其住院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倍。其中男性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5倍,房颤女性患者死亡风险更高达2倍,优化房颤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此次ESC期间发布的新版房颤管理指南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联合制定。

新版指南提倡“AtrialfibrillationBetterCare(ABC)pathway”,即:

A(Anticoagulation/Avoidstroke:抗凝/避免卒中)除低风险患者,其余患者应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发生。

B(Bettersymptommanagement:更好的症状管理)通过药物等措施更好的控制心率和心律。

C(CardiovascularandComorbidityoptimisation:心血管合并症优化)呼吁对高血压等其他并发症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例如戒烟、减肥、避免饮酒过量和适当运动。

指南要点

我们将指南的20条关键信息(Keymessages)进行了整理如下,供参考。

1、房颤的诊断需要通过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显示AFford≥30s来确诊。

2、诊断房颤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卒中风险、症状严重程度、房颤负荷等,以制定房颤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3、用于房颤筛查和检测的新工具、技术,如(微型)植入物和可穿戴设备,增加了有房颤风险患者的诊断机会。然而,这些辅助检查工具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4、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5、在制定治疗决策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观点,并将其纳入房颤管理方案中;对预防措施的评估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6、ABC路径简化了房颤患者在不同医疗水平和不同专业之间的综合护理。

7、对房颤患者进行血栓风险管理,应首先使用CHA2DS2VASc评分对其血栓栓塞风险进行评分。

8、有房颤和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AC)来预防。在符合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适应证的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

9、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可使用HAS-BLED评分,有助于识别房颤患者不可干预的出血风险因素,预防可干预的出血风险因素。

10、出血风险升高,不应暂停房颤和卒中风险高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应着力解决出血危险因素。对于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安排更频繁的临床监测和随访。

11、心率控制是房颤管理的组成部分,可改善房颤相关症状。

12、针对房颤的基本治疗措施包括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消融术等,最终达到减少房颤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3、决定开始给予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需要考虑患者症状负担、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外副作用,以及患者的偏好等因素。

14、射频消融术是预防房颤复发的成熟治疗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对于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症状是一种安全优越的替代方法。

15、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考虑房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16、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房颤患者中,射频消融术并不能降低患者总死亡率或卒中发生率。但在房颤、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病患者中,导管消融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逆转左室功能不全。

17、减轻体重、严格控制危险因素、避免房颤诱发因素是提高心律控制效果的重要措施。

18、识别、处理危险因素及伴随疾病是房颤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对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简单PCI治疗的房颤患者,应考虑早期停用阿司匹林,改用口服抗凝药物+P2Y12抑制剂的双联治疗。

20、应对心房高频事件(atrialhigh-rateepisodes,AHRE)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判断是否可能进展为临床房颤,并定期评估血栓风险(如CHA2DS2VASc评分变化)。对于AHRE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24h)且CHA2DS2VASc评分较高的患者,在共享、知情、共同制定治疗决策,预期口服抗凝药物(OAC)能带来积极临床净获益的情况下,考虑使用OAC是合理的。

《ESC运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

心脏病患者运动安全吗?

随着肥胖人数的上升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提倡体育锻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有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预防心脏病,还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的过早死亡。

本次ESC发布的《ESC运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运动指南》),是ESC首个关于运动和身体活动与各类心脏病相关的建议。《运动指南》工作组主席、St.GeorgesUniversityofLondon运动心脏病学和遗传心脏病学教授SanjaySharma表示,“运动引发心脏骤停或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极低,完全不活动的人及心脏病进展期的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本次发布的《运动指南》涵盖心脏病患者的休闲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以及增加心脏病风险的情况,如肥胖和糖尿病。同时就怀孕期间及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海拔、深海、污染地区及几段气温)进行锻炼提供了建议。汽车尾气不太可能抵消体育活动对心脏健康的益处。

指南要点

1、在参加休闲和竞技运动前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旨在通过个体化的患者管理,降低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SCD)的相关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2、成人和老年运动员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13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