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健康健康生活middot科学
2020-10-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健康生活
科学防疫
科学防护
知识科普
自我防护
疫情防疫我知道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
3、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不要打完喷嚏后揉眼睛或者接触黏膜的部位。
4、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5、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6、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饮食安全要注意
食品卫生安全是保障人类和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各位家长做好孩子的食品安全教育。
零食安全:
吃零食要适时、适量。在吃正餐前、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膨化食品如薯片、爆米花、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多了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宜贪吃。
饮料也是孩子们最爱喝的东西,但要适度,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家长要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和汽水。
夏天吃冰淇淋不能太放纵自己,一定要遵守“适量”原则,不能超过自己身体能承受的范围。
饮食卫生:
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肉、蔬菜等食物应充分煮熟后才能吃,熟食长时间放置后要再次加热后方可食用。
提醒孩子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吃了有可能中毒。
教育孩子不喝生水,即便是清澈透明的水也有可能含有病菌,喝开水最为安全。
生吃的蔬菜、瓜果等食物需要去皮或者洗干净表皮残留的农药方可食用,最好能在清水里敬浸泡半小时再食用。
预防传染谨记心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预防传染病60字口诀
种疫苗,强免疫;常锻炼,增抗力;勤开窗,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不招菌;晒衣被,保清洁;多喝水,营养丰;学有时,乐有度;有病歇,须隔离;早求医,对症治。
心理健康伴我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内心安宁平和
2.体验到生活的实在感和乐趣
3.具有无差别感
4.不急于追求结果
5.有内心的蓝图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什么是健康?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交往健康和道德健康。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体上没有什么病,但心理上不健康,心理素质不好,或者他对社会适应不好,那么仍然不能称为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着重培养自己六种能力
01
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家长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
02
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还要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03
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
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要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懂得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04
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05
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每个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之中。
06
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磨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要求青少年严格自律,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引用一句话:“让我们的青少年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情,这才是心理健康、社交健康;“人”一撇就是躯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它们互相支撑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道德、健全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等。身体健康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健康身体不健康你这个人都站立不起来。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面对生活上的不开心,我们又应该怎样好好去应对呢!
放松疗法
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其共同特点是松、静、自然。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运动疗法
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最成功的健康。
保持乐观的方法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过分沉溺于手机,要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