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手足口病EV71

2021-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什么是儿童手足病(EV71)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传染性疾病,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一般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5-7月为高发期,冬季发病较为少见。

感染儿童手足口病(EV71)有哪些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患儿感染手足病(EV71)后,多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发热,一般为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诊,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的“四不像”特征。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经对症等治疗,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身体恢复。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谁?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01

儿童手足口病(EV71)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3种途径传播: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02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03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来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04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可能罹患手足口病?

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孩子可能喊痛或不适有手指探口动作),需要提高警惕,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龙其是手掌、足底,观察有无皮疹。建议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接受治疗。

05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06

家庭或托幼机构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应该如何处理?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医院就诊。及时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如玩具、尿布、桌椅等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07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08

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EV71)?

1.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4.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09

怎样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阳光暴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10

正确洗手才能保证清洁手效果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应揉搓15秒以上,应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

11

洗手分5个步骤:

1.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2.将肥皂(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搓出泡沫,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4.用洁净的流动水充分冲洗双手;5.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或在空气中晾干双手。揉搓步骤可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乙醇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内-外-夹-弓-大-立-腕

12

预防手足口病温馨提示

家长(老师)和孩子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和孩子共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冷藏,加热后再食用,不食变质食品。

3.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4.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避免或减少被感染的机会。5.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要让孩子休息好,冬春季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等要在阳光下暴晒。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图文编辑:李江娜

审核:伍海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zzjj/12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