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运动不当或可致死,知道这些能救命
2020-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天灾人祸
往往不知道哪个先来
发生这样的事,实在是太突然了
▼
据报道,6月5日晚间,一男子在深圳市福田区某羽毛球馆运动后,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经众人施救及抢救后,仍没能挽救其生命。
视频:陈文才;剪辑、编辑:钱艺
而在深圳夏季高温闷热的天气条件下
类似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
▼
年7月,一男子在深圳大运中心运动时突然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死亡;
年5月,在深圳湾公园,一名37岁的男子在进行15公里的长跑后晕厥倒地,医生赶到现场时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被诊断为“热射病”,并收入ICU治疗;
同年5月,在深圳龙岗河一名青年男子在跑步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由此可见
上述种种不幸绝非偶然
高温天气与运动猝死之间
必然存在内在关联
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定义:
运动猝死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日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群日益增多,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指导,规避相关运动风险意义重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为调查我国运动猝死规律,收集了~年23个省(市)的例运动猝死案例,发现有以下规律:
(1)男性运动猝死人数明显高于女性(约9:1);
(2)运动猝死多见于年龄≤30岁和>50岁的人群,以大、中学的学生(47.6%)和离退休人员(17.5%)为主;
(3)运动猝死易发的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中高强度运动,且猝死风险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呈正相关关系;
(4)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发生高峰在早晨,常见于极端高温、低温和天气多变的季节;
(5)运动猝死的病因中,心源性猝死占绝大多数(约78%),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特发性心肌肥厚、急性肺水肿等;其次为脑源性猝死(约17%),具体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今日夏至
深圳已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如果身体出现下列情况
应特别警惕
警惕自己身体上这些信号01胸闷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02心慌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频繁发作,则需及时就医治疗。
03心跳过缓若出现心脏跳动速率减慢,说明起搏细胞功能变差,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04晕厥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需格外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05不明原因的疲乏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极易引起急性心衰,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0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轻飘,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健康的健身爱好者
在夏季运动也应注意这些
▼
①尽量避免高温天气的室外运动夏季气温高时人体各系统负荷本身较重,而过量运动会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则会导致昏厥,对健康反而不利。尤其要尽量避免正午到下午高温期间的户外运动,高温下紫外线辐射也特别强烈,会灼伤皮肤,甚至使视网膜、脑膜也受到刺激。
②选择吸汗透气的运动服深圳夏季的温、湿度都很高,运动时一定要穿吸汗透气的棉织品类运动服,以宽松款式最佳。且运动后应及时换下湿衣服,有利于身体的散热排汗。
③提前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夏天运动会使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运动前10-15分钟应进行适当补水;运动期间也要少量多次饮水,不要饮用过甜、过冷的饮料;运动后最好补充温的淡盐水,也可选择低糖含盐饮料或运动饮料。如果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使出汗更多,而盐分也会进一步流失,易引发痉挛、抽筋。
④合理摄入能量运动前应注意补充体力,建议前一个小时要吃些主食或者水果,可预防摄入热量过低导致的低血糖,降低相关风险。
⑤降温需循序渐进运动过后不可立马降温,由于此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均较快,不宜受冷气、冷水刺激。正确的做法是先慢走降温,擦干身体后再用温水洗浴,才能有效减少运动伤害。
⑥莫忘防暑防紫外线若在户外运动,还要戴上运动墨镜、太阳帽,擦防晒霜来防止紫外线的侵袭;身边常备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丸)等来预防中暑。
医生还建议,高温天气下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饮食上可增加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且不宜长时间地吹空调和电扇,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再次提醒广大健身爱好者
▼
在高温天气期间,运动一定要避开每天的高温时间段,量力而行,不可一味追求运动强度;并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