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使用感冒药分清类型防重复用药

2017-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治疗感冒方面,很多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心得,比如有人信赖西药,而有人却觉得服用中药更放心。对于感冒用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观点都保持一致:用药得分情况,得对症下药,更要防止重复用药。

一感冒就吃抗生素?错!

家住西夏区的姚先生前不久去成都度假,刚去第二天便感冒,浑身发热、难受。所幸出门时带了阿莫西林,于是便坚持吃了好几天,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感冒不但没好转,还出现咳嗽的症状。没办法,他就提前回到家中。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是病毒性感冒,吃阿莫西林没用。

生活中,像姚先生这样一感冒就吃抗生素的市民还不少。对此,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继红就指出,其实,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对病毒来说,服用阿莫西林类的抗生素药是无效的。

“其实,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不起作用,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滥用抗生素除了可能带来毒副作用,导致过敏反应,还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对健康危害很大。”她提醒。

中医:感冒分类复杂

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

陈继红说,西医将感冒分为流行性和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可服用复方阿司匹林、克感敏、银翘解毒片等药物。如有肺炎、心力衰竭或昏迷抽搐等,应给予相应治疗。流感病人应卧床休息,多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喝水。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陈继红认为,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要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一般7至10天可自愈。

虽然普通感冒症状大多相似: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恶寒、发热、咳嗽……但在中医师的火眼金睛里,这些简单的症状可能分属不同类型的感冒,因而用药也有极大差别。

宁医大总院中医科副主任楚国庆表示,普通感冒可分为实证感冒和体虚感冒,其中实证感冒又细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燥感冒和暑湿感冒。而体虚感冒常见于老年人以及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患者,此类人群感冒后应及时就医,不应擅自用药。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

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风燥感冒多见于秋季。典型症状为鼻燥咽干,干咳少痰。一般服用养阴清肺膏。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典型症状为肢体困重,头重如裹,口黏腻,口干口渴,一般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

风寒风热感冒用药差别大

楚国庆说,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可服用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恶

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中成药可选用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楚国庆还提醒,准确的中医辨症、选方、用药治疗能迅速缓解普通感冒的症状,缩短患病时间。因此建议市民,感冒了最好请医生查明病因,并在其指导下服药。

提醒

几种感冒药别一起吃

生活中,很多人想要感冒快点好起来,于是几种药一起服,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很危险!“不同品牌的感冒药中,成分重叠的很多,有的甚至只是名字不同,所含成分完全一样,如果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量超出安全限额。”专家称,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在大剂量下对肝脏的损伤很明显。因此,使用感冒药时一般不要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即使同时用几种药物,也一定要确定其中没有重复的或是同一类的成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专家答疑

感冒了不吃药能扛过去吗?

普通感冒不普通,不治疗可能延长病程,也有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一些极端的病例,往往在一些年轻力壮的病人身上出现。此外,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病人,一旦感冒更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引起心脏病心衰甚至引起肾炎急性发作。

人人维护食品安全

家家共享安全食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参与答题,元大奖等你来拿哦!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北京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zlff/6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