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镇田尾幼儿园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手册
2022-7-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手册
一、毒蘑菇的识别
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年广州市三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都有说是在家乡多次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中毒。事实上它们并不一样,因为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二、误食毒蘑菇的原因(一)误食与食用菌相似的种类
(二)野生食用菌中混杂了有毒的种类
(三)轻信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三、毒蘑菇中毒类型
胃肠炎型:发病后出现急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类似霍乱病状。一般1-2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有的严重胃肠炎会引起极度虚脱而突然死亡,称“暴发型”中毒。
神经精神型:中毒严重者往往胃肠炎期限很快出现狂躁、惊厥等精神症状,而进入昏迷,甚至很快因呼吸衰竭而休克死亡。部分病人或经及时抢救可于数天后逐渐解除精神症状而进入恢复期。
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有时在溶血后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甚至继发尿毒症等危重症状。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肝脏损害型:可累及肝、脑、心、肾等脏器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出现中毒性肝炎的表现。病人可有肝大、肝痛,黄疸、肝转氨酶明显升高,尿检查有红细胞与白细胞,伴有恶心、头晕、头痛、低热、腹胀、厌食、嗜睡。严重者肝肿大后又迅速缩小、黄疸加深、全身广泛出血、尿闭、心率加快等,严重发生急性肝坏死,出现肝性昏迷,有的表现烦躁不安等。如果能及时和积极治疗可在1-2周内进入恢复期,而后痊愈。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这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其毒素为光过敏感物质卟啉(porphyrins)类。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另外,有的病人还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症。
四、毒蘑菇中毒的处理
催吐
洗胃
导泻
灌肠
输液和利尿
广东常见毒蘑菇
1.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2.小托柄鹅膏3.格纹鹅膏
4.灰花纹鹅膏(剧毒)
5.灰疣鹅膏
6.异味鹅膏
7.欧氏鹅膏
8.假褐云斑鹅
9.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剧毒)
10.锥鳞白鹅膏菌
11.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12.铅绿褶菇
13.黄裙竹荪
14.纯黄白鬼伞
15.粗柄白鬼伞
16.双柱林德氏鬼笔
17.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剧毒)
18.沿丝伞
19.古巴光盖伞
20.疸黄粉末牛肝菌
21.小毒红菇
22.拟臭黄菇
23.橙黄硬皮马勃(参照种)
24.粘盖包脚菇(剧毒)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