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预防手足口病

2021-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手足口病#

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也就是说,它的传染性还是比较强)多发生于5岁以下宝贝,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口腔疱疹后期形成溃疡。部分有反复高热,特别是重症患者会高热不退,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年龄越小的发生重症几率就相对较高。虽然说“手足口病的确是会引起死亡的”但是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引起死亡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02

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不少孩子患病后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宝贝接触过被患者污染(尤其是被粪便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之后又吃手,或者是没有洗干净手拿东西吃的。这种就叫粪口传播。这种方式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大。

2、空气飞沫传播:

就是我们说话时,通过空气传播的飞沫来相互传播的。

3、接触传播:

手足口会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手足口病会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所以手足口病在幼儿园,人口密集的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医院都是容易被互相传播的地方。家庭中也可以发生互相传染,大小宝贝之间最易互相传染,这点希望引起各位宝妈宝爸的重视。

03

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做好卫生工作,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室内勤通风换气、洗晒衣物;避免带孩子去大量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3.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4.加强幼儿免疫力。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供稿:周金怡

审稿:姚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zlff/12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