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Y秋冬季保健知识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2016-1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为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年9月10日下午放学后,我园保健大夫孙大夫对教师进行了《秋季保健知识及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培训,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园所稳定,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秋冬季是幼儿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要做好幼儿疾病的预防工作。特别要注意疾病的预防,秋冬季易流行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如腮腺炎、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保证幼儿能够在秋冬季不受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困扰。
现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每一天。
一:猩红热
猩红热通常起病很急,患病的孩子表现出怕冷、发烧等症状,轻者发烧38℃~39℃,重者可达到39℃~40℃,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扁桃体出现红肿或有化脓性渗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
大多数患病的孩子在发病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孩子在2天后才出现。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颈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像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患儿还可能面部充血潮红却无皮疹出现,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出疹后3~4天,患病孩子的舌苔剥脱,舌乳头红肿,很像鲜红的杨梅,故称为“杨梅舌”,这些都属于猩红热的特殊症状。
猩红热在发病后一周左右,皮疹会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一般在2~4天退尽,病情严重的孩子则一周左右才能退尽。
措施:
1、控制传染源:病人应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并应强调卧床休息。有病及时就医,周围密切接触者可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预防。2、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学校与托幼机构在流行期间加强晨间检查,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病人所污染的衣物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本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及参加集会。
二、水痘
水痘传染性极强,通过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多发生于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在90%以上,青年人也有发病,凡是没患过水痘的人,一旦被接触这种病毒都容易发病,得过水痘的人则会终生免疫。轻微发烧、不适、食欲欠佳的儿童要多注意。
患者身上出现小红点,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小红点变大,成为有液体的水泡;一两天后,水泡破裂,结成硬壳或疙瘩。新的小红点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二至六天期间,新红点出现二至四次。
措施:
避免小孩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防止感染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疱疹破裂可涂以龙胆紫、杆菌肽或新霉素软膏,有肺炎、脑炎合并症患者需给对症治疗;可服用板蓝根冲剂等中草药制剂;酌用小量退热剂退热;水痘初期可喝绿豆汤,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
三、手足口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饭前便后让孩子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猛吃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食品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同时,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衷心希望每个幼儿都能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白癜风皮肤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