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的医疗保健手册
2016-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8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人类用了一年的时间与这场以“猪流感”命名而为人所知的疫病战斗。虽然这场人类的疾病并非与生猪所患的疾病相同,但是,生猪和人一样,都要面临着疫病的严峻考验,甚至这些疫病更加残酷。对于人类来说,常见的疾病如感冒、胃炎,虽然难免受苦,但是并不会招致大祸;而生猪一旦患上疫病,往往会危及到自身乃至整个猪舍的生命安全。因此,猪的疾病信息,对于养殖户、屠宰场,甚至是每天消费猪肉的消费者,都是值得了解的。口蹄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它由口蹄疫病毒引起,有极高的传染性。对于猪来说,口蹄疫的主要症状是口部和肢蹄出现水疱,进而引起蹄壳脱落。仔猪感染后,往往会因为肠炎和心肌炎大量死亡。可怕的是,口蹄疫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接触传播,甚至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加之生猪生活空间往往有限,接触频繁,一旦发病很容易会造成口蹄疫大面积的蔓延,变成席卷整个养殖场的疫情。可以说,一场口蹄疫对一个养殖场来说是毁灭性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对养殖户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大规模的口蹄疫情也会对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人们会通过疫苗、消毒等方式对口蹄疫严防死守。同时,由于口蹄疫对肢蹄损伤严重,患病的生猪往往会喜卧不动,饲养员勤加观察,就可以及时发现病猪早做处理,进而避免疫情蔓延。庆幸的是,虽然口蹄疫对猪的伤害极其巨大,但是口蹄疫病毒不耐酸不耐热。就算病猪肉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流向了餐桌,人类也不可能会通过食用猪肉感染口蹄疫。“蓝耳病”是另一个著名的生猪传染病。它的学名叫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患病生猪耳尖发蓝。它的主要感染对象是妊娠母猪和仔猪。患病的母猪会食欲减少、发热,高发流产、早产、死胎等情况,自身的死亡率也高达35%;仔猪也同样会产生发热的症状,死亡率为80%-%。蓝耳病和口蹄疫类似,也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方式。由于主要感染对象是母猪,除了环境消毒和药物预防外,还需要严格把握种猪群的稳定。一个稳定的种猪群,能够有效地阻隔外来病毒的进入,内外并举,最大程度地避免疫病的发生。而在疫病控制方面,也同样要遵守早发现、早隔离的原则。发现病猪,就要及时隔离,彻底消毒,保证营养。蓝耳病目前仍处于“可防不可治”的状态下,所以及时发现病猪体温等生理指标的病态变化,是控制蓝耳病爆发的重中之重。不过,蓝耳病并非人畜共患病,因此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没有威胁。除了肢蹄疾病口蹄疫,和呼吸系统的蓝耳病以外,猪的消化系统疾病也十分致命。猪瘟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急性、高热传染病。猪瘟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猪瘟的症状主要为体温上升至41℃以上而无其他症状,一夜之间就会死去;急性猪瘟的症状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顿不活动等,虽然不像最急性死亡率高达%,也有着1-2周80%的死亡率。慢性猪瘟病程可达一个月以上,且症状不明显。病猪食欲体温都会忽高忽低,极度消瘦,最后衰竭而亡。由于猪瘟也是传染疾病,而且症状不及口蹄疫、蓝耳病明显,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除了疫苗、消毒外,还要进行定期检查,严格筛检疑似患病的生猪。一旦发现疑似患病,就要坚决隔离,严防传染;对于确定患病的生猪,要立即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猪瘟带来的灾难,很多是由于不能正视猪瘟,对早期症状怀有侥幸心理,进而引起巨大的损失。疫病防治,对于猪来说,防制到更为恰当。猪的疫病多数是无法治愈的,人类能做的,就是预防和控制。在预防方面,现代化猪舍已经对猪的生活环境做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畜牧医疗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丰富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一个现代化养殖场,基本能够能保证猪舍的清洁与生猪的疫苗注射。每一个养殖场也都具有专职的兽医做咨询和检疫。可以说,除了偶发突发现象外,现代化养殖场都已经实现了预防疫病的发生。在控制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早发现、早隔离的原则。虽然猪的疫病种类繁多,但是都会涉及到体温、食欲、运动量等生理指标的异常。所以,养殖者们除了定期人工观察外,还可以对体温、运动量等指标进行电子监控。借助电子技术,精确查找生理指标异常的生猪,甚至根据监控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疫病的传播危害。人类和疫病的斗争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册。不过我们可以期待,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彻底战胜疫病,让每一个人、每一头猪,都免受传染病的危害。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