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心肌炎抢救标准操作规程

2016-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操作规程:

一、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原发感染和心肌炎症。

二、治疗方法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劳,卧床休息直到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一般需3个月左右,有心脏扩大或心衰并发症时卧床休息时间应延长至半年以上。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

2.药物治疗

(1)改善心肌细胞营养和代谢的药物:常用的有维生素、肌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果糖、辅酶Q10等,亦可试用极化液疗法。上述药物视病情可适当搭配2-3种即可,10-14天为一疗程。

①维生素C:4~5g加入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②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③肌苷:~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④极化液:10%葡萄糖ml加普通胰岛素8u,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⑤黄芪、牛磺酸和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抗病毒及保护心脏作用,可使疗效增强。

(2)免疫抑制剂:确证的严重病毒感染或免疫反应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伴有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者;此外,标准治疗无效者亦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短期应用时常用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

(3)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常规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可试用α和β干扰素。

其它可以选用的治疗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吸附治疗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并发症处理

1.心力衰竭和休克:主要针对心功能不全进行治疗。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可吸氧。药物主要选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具体治疗参见心力衰竭的国内外诊疗指南。出现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治疗。针对循环血量不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者可给予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等,并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调整补液量和药物剂量,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具体治疗措施参见“心源性休克”一章。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迅速采用机械辅助装置,如IABP、VAD、ECMO等。

2.心律失常:

(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肌细胞变性、间质水肿等可逆性炎性病变可引起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经过适当治疗后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此时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5~10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3~7天)。急性期出现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安装临时起搏器,尽量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避免加重心肌损伤。对于无法恢复正常的患者可安置永久起搏器。

(2)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无明显症状的室性期间收缩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可先予以观察。如呈频发或多源性,且症状明显,或具有潜在的危险时,可选用利多卡因,无效时用胺碘酮。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可不予处理,出现短阵房速或阵发性房颤时,可应用维拉帕米40~80mg,每日3次。无明显心功能不全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









































广州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辽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sbj/1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