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氧合支持儿科暴发性心肌炎专家共识
2020-8-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急诊信息
平台--急诊EM智库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儿科学组等组织于年1月在《中华急诊杂志》发表了《体外膜氧合支持儿科暴发性心肌炎专家共识》一文,该文章对体外膜氧合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并发症等进行介绍。本文对此文章进行解读。
概述
体外膜氧合(ECMO)是通过动力设备将机体内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回输至体内,维持机体各器官血供和氧供,对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FM)患儿出现急性危重症经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启用ECMO循环支持。
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以下四条中任意一条情况持续达3h以上,需紧急启动ECMO。
①心脏指数(CI)2L/(m2·min),左心射血分数(LVEF)40%~45%,心肌短轴收缩率(FS)26%;
②持续性组织低灌注;
③持续性低血压:低于同年龄、同身高组血压的两倍标准差;
④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正性肌力/血管活性药物,且大剂量维持下仍存在低血压。
(2)禁忌症
①严重脑功能障碍或已明确脑死亡者;
②长时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③长时间严重MODS。
ECMO的建立
(1)一般准备
常规检查;备血制品;备手术器械及相关设备;备抢救器械、药品和设备;置管操作需在无菌区域,或有条件无菌防护区域进行。
(2)ECMO设备及耗材准备
确定ECMO主机、变温水箱无机械故障,气源通畅。检查耗材,包括ECMO套包,动静脉插管(需备相邻两个型号),核对消毒日期。
(3)管路预充
选择与年龄、体质量相匹配的套包或自行剪裁拼接管。使用复方电解质液预充管路排气后系统自循环预热。
(4)置管麻醉
予镇静、镇痛药物以避免疼痛刺激诱发心脏停搏,必要时使用肌松剂。推荐使用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对心脏收缩抑制小的药物。
(5)ECMO置管
①ECMO模式:选择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模式(VA-ECMO);
②置管部位:右侧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或下肢股动静脉;
③置管方法:置管前予肝素抗凝;置管方式可选择切开或经皮穿刺;置管完成经X线片确认插管位置合适后再固定;
(6)ECMO连接及启动
管路预充完毕后,连接时采用注盐水法排气,当离心泵达到一定转速后,按照先静脉后动脉的顺序松开管道钳。ECMO启动后5~10min内达到全流量辅助,监测ECMO机器运行状态和患儿生命体征,逐渐调整到患儿实际需要的辅助流量。
ECMO支持的管理
(1)ECMO过程管理重点
①早期管理:保证足够的流量,稳定生命体征,减轻心脏负荷;
②中期管理:继续稳定内环境,等待心功能恢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③后期管理:逐步降低ECMO流量,增加自体心脏做功。
(2)纠正心律失常方法选择
不推荐安装植入性心室起搏器;AFM患儿心肌炎性水肿明显甚至坏死,需慎用或小功率使用电除颤,主张以中等剂量、重复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
(3)正性肌力/血管活性药物选择
心排量急剧下降导致的低血压,通常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泵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发作时首选异丙肾上腺素。
(4)左心减压的时机、方式
VA-ECMO增加左心后负荷,并随流量增加而加重。ECMO辅助下需密切监测左心功能。
(5)液体与营养管理
限制液体入量,促进利尿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基本原则,保证ECMO有效运行下尽量减轻循环负荷。
(6)呼吸机管理
ECMO建立后呼吸机以中等、半量支持条件设置;临床上需分辨出心功能受损以左心亦或右心为主,选择适当PEEP。
(7)出凝血管理
ECMO建立后应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待ACT值降至s以内开始持续泵注普通肝素抗凝。
(8)预防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常规治疗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及丙种球蛋;一般不需大剂量、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
ECMO撤离
(1)试停机试验
撤机过程中完善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及容量的调整,保证呼吸循环稳定。逐步提高呼吸机参数到完全支持状态。
(2)血管修补
如果ECMO运行时间短,颈总动脉血管条件较好,建议修补,但需清除血管腔内的血栓,以免发生脑栓塞。
机体并发症
(1)出血
置管部位出血较为常见,一般通过纠正出凝血功能,减量或暂停肝素,降低ACT值,局部按压或缝合可解决。
(2)血栓
长时间ECMO运转时,如管路多处发生凝血、D-二聚体增高、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消耗加快,调整抗凝策略仍效果不佳时应更换整套管路。
(3)溶血
观察尿色,监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处理包括去除原因,必要时更换整套管路。
(4)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交叉感染。
(5)神经系统
每隔2h监测患儿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严重者考虑终止ECMO。
(6)肝肾功能衰竭
严重者需联合使用血浆置换、CRRT等,提高患儿生存率。
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随访
大部分AFM的心肌损伤可逐渐恢复,但也有部分患儿数年后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且预后不佳推荐对AFM患儿进行长期心功能、心脏结构无创性评估,若出现持续性心室功能减退,建议再次入院行心肌活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作者联系: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