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栏夏季幼儿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与保
2016-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部分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不被病毒所困扰,我园已经做好了全面的预防准备,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对幼儿进行三检(晨检、午检、晚检)
2、全园教职工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3、加强消毒管理(餐具高温消毒、接触物氯制剂擦拭消毒,教室紫外线灯消毒)
4、加强幼儿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5、加强室内通风,被褥及时清洗、暴晒
6、培养幼儿“六步洗手”,勤洗手,多喝水
同时希望家长能够和我们共同携起手来,现向广大家长朋友普及一些有关传染病预防的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水痘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水痘的症状:通常先出现低热、厌食、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至2天后出现红色斑疹,随后很快变成疱疹,3至4天后变干、结痂、脱落,不留疤痕。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成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水痘的皮疹常先出现在胸部、腹部、背部和头皮,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
水痘的预防:不少疾控专家介绍,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非常有效的措施,及时接种水痘疫苗可以避免感染水痘或者减轻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2、流行性腮腺炎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炎肿大,并伴有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这种病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孩子体质。但是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力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3、猩红热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猩红热症状:猩红热临床上一发热、咽峡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皮疹为主要表现,发病以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可出现关节,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5天,发病急,发病的儿童会突然出现发热、咽喉疼痛、反胃恶心、剧烈头痛等症状。
猩红热的预防:预防猩红热,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检,发现病人及时送诊。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在猩红热期间,家长应该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多处,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炎患儿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必要时可服药预防。
4、手足口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的症状:手足口的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手足口的预防: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红眼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红眼病的症状: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自觉患眼刺痒如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由于炎症刺激产生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患者早晨醒来时会发觉上下睑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
红眼病的预防: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皿。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最好不吃带鱼,鲤鱼,虾,蟹等海腥发物。
温馨提示:提醒各位家长近期不要带领幼儿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宝宝真的发生了传染病的症状或者是疑似症状,一医院接受治疗,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园,幼儿园将启动紧急预案防止对其他宝宝造成伤害,病医院的痊愈证明入园,感谢您的配合!让我们共同联手让我们的宝宝身体更加强壮,健康成长!
天津白癜风医院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