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预防手足口病

2016-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夏秋季节时,日常晨间检查中经常有家长问患了手口足病我们该怎么预防?针对家长的关心热点,我们积极地开展了相关“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具体内容如下: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知识问答

  1、什么是手口足病?

  这是一种发生在小年龄托班小班(4岁以内)幼儿多见的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传染病,年长儿及成人也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该病大都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夏秋季节是高峰期,今年发病有前移趋势。在托幼机构内容易发生流行。

  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手足口病的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度),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处。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数量多少不定。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发展很快,痊愈后不留疤,不痒不痛,不流脓,成簇状出现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2、手足口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可通过鼻涕、唾液、粪便、共用玩具等传染。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既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菌者的鼻和咽喉分泌物及粪便而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少?

  一般为3~6天,平均4天。

  4、手足口病患儿多久可来幼儿园?

  病程通常一周左右,愈后良好,到幼儿的疱疹全部干燥结痂可幼儿园。

  5、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幼儿要医学观察多久?

  7天(5~10天)。

  6、发生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手口足病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有发烧进行退热,服用板兰根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桂林西瓜霜口腔治疗溃疡。幼儿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多洗手保持清洁,饮食上可以吃些绿豆薏苡仁粥,或是山药米仁赤豆粥,起到清热利湿健脾利湿的作用。

  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有那些?

  1、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舔手、咬指甲。从公共场所回家后要洗手、洗脸、换衣服。饭前便后肥皂流动水洗手。

  2、在疾病流行时,请大家尽量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机会。

  3、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彻底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家中可以用中药的香囊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总之: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挑食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勤洗手,多运动多户外活动晒太阳。

  4、幼儿园内加强晨间检查及早发现手口足病做好早隔离早报告早预防。

  5、对家长早做健康教育。

  手口足病和人的口蹄疫区别是什么?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所致的偶蹄动物(牛、羊、猪、骆驼、鹿)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英国发生口蹄疫后,该国发言人讲口蹄疫不传人。口蹄疫到底是不是人畜共患疾病,没有被证实。手足口病又称手足口综合征,是由日本首先报道的,既有直接接触传染,又有经呼吸道传播,多见手指背面出疱疹,尤以甲周为著。

  夏季谨防小儿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虽然不算危重疾病,但其传播快、易流行。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手足口病在1~2周内可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也不是终身免疫。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持医生返园证明放可回幼儿园。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中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sbj/1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