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伤41名师生,广西小学保安李小文故意杀

2021-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

小学保安砍伤41名师生二审死刑

00年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小文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

案件回顾00年6月4日,李小文持刀在校园内砍杀毫无自卫能力的学龄前儿童和其他教师等共41人,致1人重伤二级、7人轻伤一级,3人轻伤二级,10人轻微伤。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小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小文不服,提出上诉。广西高院经审理认为李小文持刀肆意砍杀未成年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其行为致多人头部、颈部受伤,且多名学龄前儿童颅骨骨折,1名被砍断手指,头颈部留下瘢痕,严重侵害我国法律特殊保护的特定群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在突发杀人案件中,学校老师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及时阻止和控制李小文行凶,并将受医院抢救,当地政府及时全力组织救治,有效避免了更为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李小文故意杀人行为虽然未导致死亡结果,但并非是李小文主动自愿放弃犯罪的结果。李小文故意蓄谋杀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极其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依法不对其从轻处罚。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故作出上述裁定。据悉,下一步,广西法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精神和要求,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坚决依法严惩,对性质恶劣、危害重大者,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要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形成不敢侵害少年儿童的法治氛围。

秋冬季节病毒高发期,传染病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进入秋冬季节,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①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②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③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④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除了“诺如病毒”这五种传染病也要警惕!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3周发病。

预防建议

①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②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③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建议

①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②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③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④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月)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3.腺病毒感染

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4%),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患者为隐性感染。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建议

①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②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水痘患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和空气飞沫传播。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1天发病。

预防建议

①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②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需要观察3周。

③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建议

①学校一旦发现发热伴有皮疹的孩子,应立即送诊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及时消毒。

②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周后。

③对6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3

提醒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逐渐低龄化,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第一个发病高峰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一,约1岁左右;第二个发病高峰在初三至高三间,约15-19岁。尽管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认知不足、专业医护人员有限、躯体症状多于心理症状等特点,不少抑郁症少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甚至最终造成悲剧的发生。家长和老师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考试是为了圆家长的梦,他们该有自己人生,自己的梦想。除了生活、学习,家长和老师们对孩子的情绪不得不引起重视,经常关心孩子,与他们多聊聊天,陪他们做一些学习之外,感兴趣的事情,是家长们对孩子心理健康最大的帮助。

近日走失事件时有发生,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预防少年儿童走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更要关爱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大部分儿童走失事件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沟通不及时导致的。所以预防少年儿童走失,更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积极的沟通,守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在预防儿童走失方面,我们千万不可单独让婴幼儿处于独立空间之中,避免发生意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孩子发生晕倒、昏迷等危险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医抢救,避免惨剧的发生。预防儿童走失,避免孩子离家出走,同时告诫孩子,危险无处不在,远离陌生人和疑似危险人物,更不要单独和他们处于独立空间之中,避免遭受意外伤害。

预防少年儿童走失,身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到这些:

注重孩子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不要跟陌生人讲话

提高警惕,随时保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注意防范周围不明车辆和人员

尽量亲自按时接送孩子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过于拥挤的场所

千万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照看孩子

不要随意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12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