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比手足口还难受高烧咽痛长疱疹

2020-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家长别大意,夏季是高发期!

入夏以来天气越来越热

儿科门诊也是“热”得烫手

这要“归功”于这对“闪亮兄弟”: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它们最爱对5岁以下的宝宝“下手”

常常让娃哭闹、发烧、吃不下饭

你要说它们是“真老虎”吧

它们却几天就不治而愈了

但要是把它们当“纸老虎”吧

这“哥俩”又可能会带来

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六七月将是高发期

最近,不少孩子、家长都被手足口病折腾得够呛。

深圳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显示,截至5月23日,5月份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数比上月同期上升94.6%,疫情进入流行高发期。

但其实,手足口病的“表兄弟”——疱疹性咽峡炎也不少见。之所以说它俩是“表兄弟”,是因为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导致的儿童常见传染病。而且,引起这两个病的病毒,多数也重叠。

既然是“表兄弟”,它们难免会有很多相似点:

易感人群

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

传染性极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食物,甚至吸入其他患儿打喷嚏的飞沫,都会被传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高发期

全年均可出现,夏季是高峰季节。通常从3、4月开始增多,6、7月份达高峰,9月份以后明显降低。深圳地区这两种病的高峰季节为:4~7月及9~11月。

不过,它们也有显而易见的不同点: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口腔内长疱疹。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手、脚、口腔等部位也会出疹子或疱疹(这就是为啥叫“手足口病”的原因)。

此外,它们带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在发热的同时,咽部会充血,并出现灰白色疱疹,咽痛明显,孩子吞咽困难。

年龄小的宝宝会有拒食、流涎的表现,大一点的宝宝会说喉咙痛。不过,随着疱疹的愈合,疼痛也会逐渐消失,直到完全康复。

而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除了发热和口腔疱疹以外,在手、脚、臀部、膝盖或者肘窝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而且,往往在发热下降,进入恢复期时,皮疹反而有一个增多的过程,再逐渐消退。

不过,宝爸宝妈也不用太担心。对于皮疹护理,只需破溃后用碘伏做好消毒,就可以很快好转。

听说这两个病过几天就好了

医院吧?

错!!!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目前,这两种病确实没有特效药可治,用抗生素也没用,医生一般是对症治疗。

比如,对发烧超过38.5℃的孩子,医生会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还可以用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手段辅助降温。

一般来说,多数孩子都是轻症,一般发病5~7天就自愈了。

但是!别以为这对“表兄弟”只是浪得虚名,它们发狠起来,也是很吓人的!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医生建议:

只要出现手足口病症状,

医院就诊

有少数病情较重的孩子

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留有后遗症

做好医生教的六招

能让孩子少受很多罪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即将到来,日常生活中要怎么预防和护理?

记住医生教的这几招:

1.勤洗手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都要洗手。

医生特别要提醒,在游乐场玩过,一定要及时洗手。

一部分小朋友的手足口病,就是通过接触一些公共设施传染的,比如商场门口的婴幼儿摇摇车、游乐场的滑梯等。

小朋友在玩耍后,如果没有及时认真洗手,用手抓东西吃,或者直接吮手指,就很容易中招。

2.流食为主

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饮食以清淡为宜,食物不要太热,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面食等,不吃刺激性食物。

3.少去人多的地方

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4.保持口腔卫生

保持清洁常漱口,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5.注意公共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如无纸巾,可用肘关节),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不要和别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6.做好消杀、通风

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家中的玩具、家具和厕所等,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

为啥又得了手足口病?

好了,现在进入

答疑时间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好了后,会有后遗症吗?

医生: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在治愈后不会存在后遗症,这也是儿童的常见病。

只有少数病例,会在发病期间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导致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后遗症。

得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后,还会再得吗?

医生:有可能会,但是伴随年龄增大,症状会轻微,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机会也会减少。

预防手足口病,有疫苗可以打吗?

医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其中容易引起重症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家长口中的手足口病疫苗,其实就是EV71疫苗。目前深圳市各社康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接种EV71疫苗,一共打2针,每针~元左右(品牌不同,价格不同)。

为什么我给孩子打了疫苗,还是得了手足口病?

医生:EV71疫苗,只能对付EV71病毒,对其他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所以,打了这个疫苗,并非不会再得手足口病。而针对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既然如此,那还有必要打EV71疫苗吗?

医生:当然有必要。

虽然EV71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我们建议≥6月龄的宝宝,在流行季节前2月接种EV71疫苗,接种年龄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打完2针。

对于5岁以上儿童,感染和发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不推荐接种。

我的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后,指甲掉了,好吓人!

医生:极个别的孩子在患有手足口病后,会出现指甲的脱甲,这是由于感染的病毒种类比较特殊而已,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6型的感染。

不用担心,指甲自行脱落,也会自行长出来的。

作者简介

齐利峰,儿科副主任医师

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硕士就读于重庆医科大学,现为儿科在读博士。医院工作多年,熟悉儿内科常见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工作,现主要从事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工作与研究,着重于儿科血流感染的研究。

年为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访问学者,参与NeoAMR全球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回顾性临床研究性项目。发表文章多篇

本文首发:医院

原标题:这病比手足口病还难受——高烧咽痛长疱疹!

本文作者:感染科齐利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jbzd/12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