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猝死其实是能预防的,这些信号需警惕

2023-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每到秋冬,天气变化大,猝死的案例频频发生。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冬天运动不当的伤害,以及意外发生要如何急救吧!

深夜运动到底行不行?

小编身边很多小伙伴,平时上班忙没空运动,所以选择下了班去跑跑步活动身体。

其实,深夜气温低,心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幅度大,因此血压变化较大。加上秋冬气温变化多端,一不小心没注意保暖,人体的血压、心率会加快,提高血液浓稠度,特别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发作。

有些老年人习惯凌晨四五点外出运动,其实这个时间身体血压最高,加上外界气温较低,即便穿再多再暖和,对心血管仍然有所不利。

那要怎么选择运动时间呢?运动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尽量选择一天最温暖的时段,并注意衣物保暖,避免从事过度激烈性运动。

猝死有前兆?

大冬天如果非要从事运动,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状况。若运动前未做好热身,运动负荷过高、运动时间过长或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容易引发运动猝死。

事实上,运动猝死的案例一直未停过。

杭州一家健身房里,32岁的女子在跑步机上跑不到2分钟,再也起不来了。

荆州马拉松一位50岁的跑者,在距离半马终点米处倒地,送医途中告别人世。

而心源性猝死就是运动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心源性主要是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像是冠心病、心肌炎、急性心肌缺血等等。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在百万分之1.2到1.5,当中97%为男性。

在我国,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群是最容易发生运动猝死的两大人群。而跑步、足球、篮球这类激烈运动,最容易发生猝死。

猝死前,身体其实已经在释放信号了。当身体出现以下这些信号,可得警惕了。

1.频繁的心跳过快

2.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

3.晕厥持续几秒钟后,不能自行恢复

4.近期突然出现频繁胸闷,且症状变严重

5.出现剧烈头痛,或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7.突然身体软弱无力或活动不灵

8.突然出现眼前一片黑

9.出现吐字不清或口角歪斜、流口水

10.突然头部眩晕,走路不稳

11.突发性出汗

12.憋气、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13.重度的血压升高

这些表现中有些看起来虽不严重,但如果恰好这段时间内极度疲惫,又有这些症状出现,就要及时就医诊断。

掌握黄金时间,救人来得及

若不幸发生心脏停止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抢救”,如果抢救顺利,是可挽回一条生命的。从心跳停止那一刻算起,每个一分钟,患者的存活率就会下降7%-10%。

心脏停止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倒下后4分钟之内,通过CPR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并立刻拨打求助。

CPR可让患者维持正常状态时30%的血流,避免身体缺氧。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自动判断特定的心率不整,给予去颤电击,用来急救濒临猝死的病患。

急救第一步:先识别和启动急救

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并立即求助周围人的帮助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呼叫。判断患者心跳和呼吸情况,若完全没有呼吸或几乎没有呼吸,则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急救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以按压手势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压,施力点集中在掌根部位,下压深度5至6公分,按摩速度每分钟-下。每次按压后必须放松使患者胸部回弹至原本厚度,但掌根不离开胸部。

急救第三步:人工呼吸2次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

持续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患者恢复心跳自主呼吸和脉搏,并有反应。或顺利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交替使用AED与压胸按摩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只要把握黄金急救时间并实施恰当的急救,就有机会挽回一条生命。

我们都知道,健康是1,其余都是0这个道理。健康不外乎日常的身体保养、情绪稳定与适当饮食与运动。高强度的运动并不适合每个人,运动前衡量自己身体状况,量力而为就可以了。

提醒大家,冬天气温变化大,身体无论出现什么症状,都应重视并及时就医。我们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能做的除了加强日常健康安全和预防,也可以考虑通过保险配置转移风险,确保未来生活不受影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byjs/14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