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流感高发期一定要注意这些
2021-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春季回暖,是宝宝身体发育很重要的季节,疫情的影响渐渐过去,出去游玩的心开始躁动。春季,始终是一个疾病高发期,就算减少了疫情的威胁,但同样也应该重视春季流感!
为啥春季是宝宝疾病高发的季节?
春天乍暖还寒时,万物蠢蠢欲动,细菌、病毒随之活跃。而宝宝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一些疾病便容易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来袭和肆虐。
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再加上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7种春季幼儿常见传染类疾病
1、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着肿大。
治疗: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须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2、百日咳病症: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经1—2周发展为阵咳期。后期咳声短促,连咳十数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鼻涕、眼泪流出,最后有一深长的吸气。
治疗: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减轻症状,但在痉咳期则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痉咳的病程。当然,抗生素摄入过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
3、小儿急疹病症:又称婴儿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
治疗: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
4、风疹病症: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隔10-21天才发病,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
治疗: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
5、流行性感冒病症: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打喷嚏,咳嗽,而且会伴有鼻塞的现象,小儿流行性感冒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导致,需要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治疗:在治疗上可以选择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症:简称"流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病情可分为普通型,轻型和爆发型。爆发型又可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
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尽快就诊。
7、麻疹病症: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10-12天发病。典型症状是在3-5天内发热至38-39℃,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与患感冒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粘膜斑,后按顺序发出疹子,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宝宝生病固然值得重视,但是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紧张,小孩子抵抗力弱,平时的小感小冒是很正常的,只要平时多多注意,留意好宝宝的精神状态,就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个流感高发期。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