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莆田4岁男童患手足口病,住院一天突
2017-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据网友爆料:16号上午,仙游龙华一4岁医院检查,经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患手足口病,因此住院并输液治疗,17号傍晚医生突然通知家长,孩子病情恶化必须马上转院,当天孩子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关知识普及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据悉,年2-4月中,患者中0-5岁的儿童占所有患者的89%。手足口病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或通过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洁的手经口进行传播。由于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形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感染后虽然不易发病,但是可能成为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多数患儿一周内可痊愈,少数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至7月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最容易在幼儿园等易感人群集中地爆发。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较难以切断,且具有较强的隐形感染,因此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疫情蔓延的关键。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爸爸妈妈们也不要慌,及时就诊,谨遵医嘱,很快宝宝就会恢复健康。
1.什么是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孩子患了手足口病,通常有下面这些典型症状:
●多数病人急性起病,常有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的较少见。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还会累及臀部或膝盖。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孩子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2.手足口病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1~2周内就可痊愈,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只有极少数重症孩子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孩子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或过缓、腹痛、手脚发凉等。这些都是病情较重的表现,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3.同是手足口病,为什么有的孩子病情很轻,有的却很严重?这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的类型、孩子的体质和抵抗力以及是否及时治疗有关。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如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1、2、3、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和柯萨奇病毒比起来,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症状要重一些。此外,即便感染的是同一种病毒,体质差、抵抗力弱或者本身就有一些基础病的孩子病情也会相对严重一些。所以,孩子患病后要及时就诊,不要拖,因为延误会让疾病恶化。
特别是3岁以下、病程在5天以内的孩子,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和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特征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医院救治。
4.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季节性吗?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5.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粪-口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也会被感染,其中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被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能经水感染。另外,门诊交叉感染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6.什么人群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各个年龄的人群对手足口病毒都普遍易感,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其中以5岁以下孩子为主要感染人群,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感染。
注意: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没有任何症状,但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7.有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
●医院诊治,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孩子发热时多给他喝温开水,吃清淡稀软的饮食。如果孩子嘴疼,食物的温度要低些,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医院输液。
●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勤给孩子洗手,并将指甲剪短,防止疱疹被孩子抓挠后破溃感染。
●患病孩子的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清洁、消毒,保持脚部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
8.感染手足口病需要忌口吗?手足口病基本上没有特别的忌口。患病期间孩子如果因为嘴疼而不愿意吃东西,可以给他吃些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否则会加重口腔疼痛。不要吃冰冷、辛辣、腌制品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和海鲜类的食物。
9.怎样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由于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卫生是降低本病传染危险的关键。
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医院,医院就诊,应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在外受到污染的物品拿回家后立即进行清洁,并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勤晒衣被。
儿童所有的餐饮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正确的洗手是有效防止感染及传播手足口病的措施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正确的洗手包括洗手及时及洗手方法合理。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洗手:餐前和上厕所后。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合理的洗手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2.擦上足够的肥皂或洗手液覆盖所有手表面;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4.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5.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6.双手手指的背部与掌心搓揉;7.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8.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9.搓洗手腕,交换进行;10.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11.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12.用擦手的毛巾/纸巾关闭水龙头。
请提醒你关心的人注意啦!
欢迎点击下方“写留言”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