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这个问题火了99的家长不知该怎
2022-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湿疹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孩子非常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这个问题很火,已经有多万热度了。让很多妈妈都有种感同身受的共鸣。面对不领先、不拔尖、没有数一数二能力的孩子,爱之深,恨之切,心里不免对孩子失望。
无法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更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正是身边很多父母焦虑的最大来源。
收获一个平庸的孩子
将会是个大概率事件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曾过一个实验,他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如果父母身高较高或较矮,他们下一代还会这样吗?
第二个是:如果父母高成就,孩子能维持这种高成就吗?
实验结果是:如果父母身高非常高或非常矮,孩子在大概率上,会向正常状态偏移,可能会比正常人高或矮一些。
孩子的个人成就,也跟这个趋势一致:父母成就高,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只有36%。尽管这个概率,比正常家庭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多一些,但也是表现出了回归常态的趋势。
也就是说,无论父母高矮、成就如何,孩子大概率的走向,都会靠近“大多数”的正常状态。
我们期望孩子成功、优秀,这本没有错,但如果想要把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接纳孩子的平凡
才能把生活过的不凡
北大教授丁延庆6岁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后进入哥大深造,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夫人也是北大高材生。
父母双学霸背景下,上天似乎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女儿却是名副其实的“学渣”。
给女儿辅导作业若干次后,丁教授经历了从痛心疾首,到怀疑人生,最后归于平常心态,接受了孩子不是天才的结果。
他认为:孩子能平安健康地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出幸福,才应该是父母不放弃的教育初心。
即便孩子平凡
也不代表我们要放弃
一位老师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的第一个孩子,几个月时发现脑瘫,孩子一岁多离世了。
休整两年,老师要了第二个孩子,很幸运,孩子很健康,可唯一的缺憾是:孩子长到上学时,脑子没有那么“灵”,总显得不开窍。起初,老师也很着急,她想要这来之不易的孩子优秀!
她逼孩子晚睡,题海战术,直到孩子不堪重负,一场重感冒加心肌炎差点酿成大祸,老师才幡然醒悟。
孩子痊愈后,老师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期望,放平心态,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孩子,鼓舞孩子。虽然没有变得更好,却也没有落后,成了“大多数”孩子。
后来老师的孩子上了普通大学,找得普通工作,可老师却觉得:孩子能健康平安地生活,就是最大幸福!
放平心态
i2给父母们的建议
i2给你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一,跟伴侣商量,请他一起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里,平衡你一个人的不足。具体地说,当你对孩子的要求太过急切的时候,他可以负责安慰孩子,让孩子知道他还好。当你觉得自己糟糕的时候,他再来安慰一下你,让你觉得自己也还好。
第二,如果无法摆脱对孩子的焦虑,可以找个时间跟孩子谈一谈,告诉他:有时候我对你有过高的要求和担心,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也不喜欢,但我是个普通人,我难以取舍。”让你的孩子了解这一点就好。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知道要接受和拒绝你的哪些期待。
相比于其他建议,这些建议其实是最实际的。普通人,哪能在知乎看几条回答,学别人家父母的养娃经,自己就改变了呢?生活本来就是平庸的,这不需要谁讲道理我们才能接受。
期盼孩子冲上云霄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正确的教育观,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了解和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进而制定合理的、适宜于自己孩子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的培养目标。
让孩子真正感到的自信,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体验幸福,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这才是一个孩子最大的成功!
#本期互动话题
“你希望宝宝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对宝宝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截止到7月9日(本周五)
评论点赞第一名
可兑换LEGO乐高积木玩具哦~
(了解更多,扫码添加Dr.i2)
部分素材来源
千图网百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
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