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医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Day

2021-3-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考人

我们要制定自己的计划

今天开始为期一周的呼吸系统学习

呼吸系统总共需要掌握15种疾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ARDS与MODS

胸腔积液

让我们愉快的开始练习吧!

61.女,78岁。反复胸痛1周,加重2天。症状发作与活动无关,刚发病时,胸痛伴血压升高,就诊当日胸痛伴血压降低,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压低0.5mV。实验室检查:cTnI30.5ng/ml。以下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症状稳定2周后介入评估

B.2小时内进行介入评估

C.不能进行介入评估

D.72小时内进行介入评估

E.24小时内进行介入评估

62.女,70岁。间断水肿3年,加重伴乏力1个月。糖尿病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7年。查体:BP/85mmHg,心率85次/分,心律齐,双下肢中度水肿。实验室检查:SCrμmol/L,血钾5.8mmol/L。尿RBC(-),蛋白(+++)。以下不适宜选用的降压药物是

A.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B.α受体拮抗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袢利尿剂

E.β受体拮抗剂

63.女,6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2个月复诊。日常活动感气短,有时心悸,无黑矇、晕厥。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节段性运动减弱,室壁瘤形成,左室扩大,LVEF<30%。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0.10s。追问病史:心梗发作时曾因室颤行电除颤一次。就诊后建议该患者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其依据是

A.LVEF<30%

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室壁瘤形成

D.曾发生过室颤

E.仍有心肌缺血

64.男,20岁。外伤后大腿肌肉内血肿、右膝关节肿痛半天。自幼常于伤后出血不止,其舅有类似病史。该患者最可能的凝血功能检查异常是

A.凝血因子Ⅶ缺乏

B.纤维蛋白原缺乏

C.TT延长

D.APTT延长

E.PT延长

65.女,30岁。误服有机磷杀虫药mL后出现恶心,呕吐,流涕,全身湿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1小时来诊。经初步洗胃,胆碱酯酶复能药、阿托品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继之出现躁动,因而停用静脉阿托品16小时候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患者心跳骤停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毒性心肌炎

B.中间型综合征

C.阿托品减量过快

D.迟发性神经病变

E.呼吸肌受累致呼吸、循环衰竭

66.男孩,3岁,发现右上腹部包块2周。无腹痛、腹胀,大便正常,无肉眼血尿。查体:右上腹部可触及直径约8cm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可活动。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肾结核

B.神经母细胞瘤

C.多囊肾

D.肾积水

E.肾母细胞瘤

67.男,50岁,乏力,腹胀伴尿黄1月余,15年前检查HBsAg(+),肝功能反复异常,但未诊治。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掌及蜘蛛痣(+),腹水征(+)。实验室检查:ALTU/L,TBilμmol/L,HBsAg(+),PTA18%。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B.HBsAg携带者

C.慢性肝衰竭

D.急性肝衰竭

E.亚急性肝衰竭

68.女,50岁,1小时前跌倒右手掌着地受伤,右肩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查体:将患肘紧贴胸壁时,手掌不能搭到健侧肩部。此体征为

A.Dugas征

B.Mills征

C.Finkelstein征

D.Thomas征

E.Froment征

69.女,15岁。1周前体检时发现心律不齐。平素无不适,活动耐力正常。查体:P56次/分。心率随呼吸节律明显变化,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减慢。心电图示窦性心率,RR间期不等,最长RR间期与最短RR间期之差大于0.12秒。该患者的心律不齐提示

A.急性心肌炎

B.心血管神经症

C.房室传导阻滞

D.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E.无病理意义

70.男,70岁。活动后气短进行性加重3年,突发心悸伴喘憋2小时。既往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4年。查体:P96次/分,BP/70mmHg。端坐位,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次/分,心律绝对不齐,S1强弱不等。控制该患者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

A.地尔硫?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答案:61--65:EAADB66--70:EEAEE

十个题大家作对了几个?

完成了今天计划的童鞋们

在下方留言打卡哟

你们的留言,是小编最大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zzjj/13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