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家长,这种病又凶猛来袭了,如何不中
2017-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最近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好多家长“闻病色变”!究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呢?杭州市卫计委权威解答,为孩子收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罹患对象为5岁以下儿童,夏秋季是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通常都是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并伴有咽痛等症状,与感冒相似。后表现为口痛,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发热、精神软弱、嗜睡、手脚无力、易惊、抽搐、肢体抖动或者持续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是手足口病重症前兆病征,如有上述情况之一时,就该带孩子及时就诊,避免病情恶化。
不过,一旦发现也不必恐慌,因为手足口病多数可自愈,全病程约7~10天。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较快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打疫苗能预防么?
由于手足口病治疗上还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疫苗接种便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暴发流行的根本手段。
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属于二类疫苗(自费)。6个月至5岁儿童都可以接种,接种时间越早越好。这种疫苗针对的是主要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类型病毒起不到作用。但由于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毒,还是能起到较大的防护作用的。
不过,家长不能因为给儿童接种了疫苗就放松警惕,不注重其他预防措施。
哪些措施可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因此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做好个人卫生,有六大预防措施:
1、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饭前、便后、外出回家都要用洗手液洗手,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多饮水,但不喝生水,清淡科学饮食,不吃生冷食物,适当让孩子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抗病能力。
4、儿童患病后应在所有症状消失后再居家休息一周,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以防传染,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预防手足口病,牢记这15字口决: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编辑/黄晓好
版式/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