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经常熬夜的年轻人,猝死了
2022-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世界那么大,遇上你真不容易。
昨天是我第一百零一次说,“今天我十二点就要睡觉了。”
但我还是没做到。
其实我已经感觉到熬夜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了,但常年养成的强迫性熬夜的习惯,真的很难改掉。虽然我没在凌晨三四点发过矫情的朋友圈,但我是那个爱在凌晨三四点,看大家发朋友圈的人。
前几天我总觉得头晕乎乎的,感觉下一秒就要倒下去,身体严重的不适感告诉我,熬夜真的让我的身体一天天变差。
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妈总说我“不自律”,以前我一看电视就是一整天,根本忘了要做的其他事。被妈妈提醒着,也许还会记起来去做。
现在搬出来了,没人提醒你,“该吃早饭啦”“该睡觉啦”,就真的不会记得。
有人说,工作太忙了,真的没办法。
新媒体这个行业熬夜就像家常便饭,没熬过几个夜写过几篇文章,没挺过几个通宵写过几个策划,没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起来追过热点,好像就不叫称职的新媒体小编。
什么时候,工作忙,充实,变成了熬夜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我想起来读书的时候班上那些学霸,没一个是经常熬夜看书的。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吃得好,玩得好,睡得好,成绩也好。
就像现在我遇到的一些做事情非常厉害的人一样,我想着人家管理那么大的团队,怎么也得跟我们一样熬夜到两三点吧,可人不是,每天10点准时睡觉,雷打不动。
读书时候那些学霸同学和如今认识的这些做事厉害的人说的都是一样的,学的时候认真学,做事的时候认真做事,离了那个地儿就别想那个事儿了。
还有一句是,睡得好精神才好,精神好做事才有效率。
而我就是那些读书时候熬夜看书的,成绩却不咋样的人。
现在总熬夜工作,也没能多挣多少钱。
不是凌晨都在工作,就叫努力。
熬夜的人越来越多了,猝死的人也是。
我几乎把所有的微博都删完了,但留了一条关于熬夜猝死的消息。年我转发这条微博的时间是,“00:31”。
微博里有很多内容,有关于熬夜猝死的新闻。
例如,“中国日报杰出女记者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华盛顿的工作岗位上。一个享受工作的优秀记者,一个不知疲倦的一线记者,似乎要把她缺少的睡眠都补回来。”
例如,“深圳11天16人猝死:白领切勿疯狂熬夜。”
或者是一些网友关于熬夜之后,肺虚肾虚,身体各个机能都出现问题的痛苦情况。
比如,“我有一阵三四点睡八点多起,就得了心肌炎。”
等等这样令人觉得害怕的消息。
可两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改掉熬夜的习惯。
坦白说,今年我22岁,却完全能感觉到自己没有年轻人那种健康的感觉了。我的气乏低血糖变得严重,还长了痘。
长期熬夜是什么感觉呢,就是你怎么睡都觉得睡不醒,可一到晚上你怎么也都睡不着,你的反应开始变得迟钝,你的思维变得不灵活,你常常刚刚要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忘了,当然最严重的是,头发也越来越少。
熬夜有好处吗。
有人说,我只有在深夜才有灵感写作,我只有深夜才看得进书。
写作是为了梦想为了挣钱,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可假如你连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没有了,那些身外之物又有什么用呢。
我妈说的很老的那句话,我现在终于认同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成功的人,一定不是花最多时间的人。
成功的人,是懂得哪段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儿的人。
在对的时间里做成最有效率的事,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想一想,早睡的人才有新的一天。
12点前睡觉,睡足8小时起床,城市的新的一天刚刚开始,到处都是刚苏醒的模样。
可熬夜的人呢,睡到中午或者下午起床,混混沌沌又是几个小时,哪有什么新的一天呢。
你想让自己看起来充实,你想让自己真的更努力一点,不用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还发朋友圈,也不用非要等到看城市里五点钟的太阳。
你在该做事的时候以最饱满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该休息的时候以最放松的状态休息,井井有序,才是对的。
那天我看到一句话,虽然是玩笑,但让人深思。
“手机也该自己睡了一间房了,那么大了,咋还离不得人呢。”
但其实,是我们离不得手机。
不妨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戒掉熬夜这个习惯,可能会很难,但我们慢慢来。
不要把安排放在深夜,12点后就不再看手机,就算睡不着也不能看。
亚健康离你很近,癌症离你很近,更严重的就是猝死了。
况且你想成功,第一步应该就是,戒掉熬夜。
晚安,想梦见你。
往期回顾
“因为我穷啊。”
他喜欢你,就一定会来找你。
导致分手的原因有很多,致命是这三个。
不好意思,我的男朋友不能有女闺蜜。
起司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