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专家提醒家中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要赶紧

2023/1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当前,东莞新冠重症病例数处于高位平台期,是医疗救治最艰难的时刻。一直奋战在重症患者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沈利汉博士、急诊ICU主任付春来博士对此深有感触。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最难啃的骨头”和“最难搬的大山”。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永不放弃的信念激励着他们日复一日。

沈利汉说,目前他们收治的新冠重症患者包括三大类:

一是高龄老人,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占比很大,他们身体弱,感染后顶不住。急诊ICU内收治的患者也有同样的特征,年龄最大的已经94岁。

二是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目前在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有基础疾病的超过80%,他们有的需要长期透析,有的是肿瘤晚期。医院的常客,急诊ICU收治的一名90岁的患者之前住院过20次。

三是中青年合并心肌炎的患者,这些患者大约占10%到20%。新冠病毒对心肌的损害比较明显,也比较常见。医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也有多例心肌炎患者,在儿童患者中这样的情况也有出现。

而沈利汉最担心的是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老人自己或家人对新冠重症的症状了解不足,很多老人感染后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出现高烧等强烈的炎症反应,而只是表现为胃口差、疲倦、不爱说话、精神萎靡,家人以为躺两天就好了,但一部分老人越躺越差,医院来,已经是重症了。

“想让普通人分辨老人病情重不重,确实不太好判断,很多人家里没有设备测血氧、测生命体征。”沈利汉建议,家里有老人的应该都去买个血氧仪,花费不多,从几十元到上百元的都有。

“如果发现老人的血氧小于93,血氧低、心率快、血压低——这些数据血氧仪上都有,再加上呼吸急促、心率快、精神差,或者反复高烧不退,这都是重症的表现,那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早恢复。”

沈利汉呼吁,基础疾病多、身体较差的老人,医院是应该的,在家硬扛是扛不过去的。

医院,救治难度成倍加大。沈利汉说,目前的救治主要是综合治疗,各种生命支持,使用抗病毒药物。另外,能耐受俯卧位通气的患者最好俯卧位,这对改善患者通气非常有帮助,“呼吸机和俯卧位结合,部分病人可以熬过来,不用上ECMO,救治成功率会更高。”

付春来总结的重症肺炎救治成功的经验则包括:控制肺水肿,纠正低氧血症,防治肺部感染,防治其他脏器损伤,加强营养管理,做好水平衡的管理。“如果肺水肿控制不好,重症肺炎患者就不可能好转。”

他也大力提倡“应趴尽趴”,能俯卧位的就俯卧位,不能俯卧位的就侧卧位。他还全力追求去重症化,以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防治患者出现重症倾向。

“现在,我们急诊ICU每天都有一两个患者撤下呼吸机,从ICU转去普通病房。”付春来说,1月2日86岁的郑老太、1月3日85岁的吴老先生都治愈出院,病房周转得越来越快。

39岁的范女士肯定心有余悸。年12月18日,她感染新冠后心肌炎暴发,医院将其医院急诊ICU,9时50分进病房,9时58分呼吸、心跳停止,抢救后恢复自主心率;10时10分出现室颤,10时48分再次心跳停止,10时55分上ECMO,5天后顺利撤下ECMO,救回一命。

这让付春来团队倍感振奋。“真希望每天从急诊ICU转回普通病房的患者能再多一点、再快一点。”这不但是付春来的期盼,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愿。

文/广州日报记者汪万里

我就知道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sbj/15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