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从疲劳到猝死,只用6步

2020-7-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近一个月来,医疗界噩耗频传,不完全统计,已至少有6位从业者因病早逝了。

陈怿、张恒伟、王辉、肖育众、李晓松……

今天,这个名单还会再增加一个,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7月11日晚,医院主任医师徐灵敏在其微博透露:医院,一位优秀的博士医生被发现猝死在卫生间。

“医学界”医院证实了这一不幸消息,但关于这位博士的具体信息,医院暂未透露。

陈怿,医院皮肤科医生,于6月14日因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41岁。家人做出了捐献她全身器官的决定。

张恒伟,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于6月28日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王辉,医院眼科医师,于6月30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32岁,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

肖育众,医院副教授,于7月4日下午3点多被发现倒在实验室,不幸离世,年仅31岁。

李晓松,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院)院长,因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颅内出血,于7月4日不幸辞世,享年56岁。

医院30来岁优秀博士,于7月11日猝死,希望我们早日知道您的名字。

医师的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医院文化专业委员发布的“中国医生健康指数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超六成医生生活方式亮起“红灯”,尤其是年龄≤35岁的年轻医生生活方式堪忧。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医师的健康状况”章节显示:

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健康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医师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护医师健康的一个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就是保障医师的休息(休假)权,减少医师的加班加点。

但现实是,许多医生的猝死,依然换不来休息权的保障,甚至还要带病工作。

7月6日,浙江医院骨科副主任杨徐松在手术做到一半时,被检验科通知他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指标明显升高,必须赶紧联系心内科。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为病人做完了手术,随后医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杨徐松医生的这一行为,让自己冒着巨大生命风险的同时,也让病人暴露于危险之中,自然不值得倡导。但于他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那台手术只有他会做,手术做到一半,他走了,病人怎么办?

年底,山西省医院43岁呼吸内科医生赵变香在查房时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随后“人民日报”发布“抗疲劳手册”,提醒医护人员打拼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田栋梁

责任编辑:陈林敏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sbj/11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