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温馨提醒

2021-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4.html

春季传染病预防

温馨提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被传染。为了孩子们能够在这温暖的春季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卫生保健

1.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家里处于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3.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4.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为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饮食保健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穿衣保健

1.宝宝的衣着应宽松轻便、方便穿脱,不要穿装饰繁琐或紧身的衣物,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发生意外。

2.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加减衣服。既要遵循“春捂秋冻”,又要适应宝宝代谢快、易出汗的特点。做到不急于减衣脱衣,也不过于保暖。可以通过接触手脚不凉,颈后温热不出汗来判断。

3.因早晚温差较大,在外出时请穿厚外套,同时请准备一件薄外套,以便在户外活动时为宝宝替换。

疾病预防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传播方式: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02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播方式: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03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传播方式: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04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传播方式: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0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该病多数发病较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传播方式: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沬传播,少数通过用具传播。

06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传播方式: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07

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

传播方式: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1

-END-

图片:网络

编辑:曹子华

审核:园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fzz/14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