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心血管系统检查第一节心脏的

2021-8-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第一节心脏的检查

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是兽医临床上对心脏检查的基本方法,其中触诊和听诊最常用。

一、心脏的视诊和触诊

心脏的视诊和触诊主要用来检查心搏动。心搏动又称心冲动,是指在心室搏时,由于心肌急剧伸张,心脏横径增大并稍向左旋,而使相应部位的胸壁产生的振动。

(一)视诊、触诊心搏动的部位和方法

检查心搏动,一般在左侧进行,必要时可在右侧。马的心搏动在左侧的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上的第3~6肋间,在第5肋间的下1/3的中间处最明显;牛的心搏动在肩端线下1/2部的第3~5肋间,在第4肋间最明显;羊、猪的心搏动部位与牛的基本相同;犬、猫的心搏动在左侧第4~6肋间的胸廓下1/3处,第5肋间最明显。

(二)心搏动的病理变化

1.心搏动增强心搏动的强度决定于心脏的收缩力、胸壁的厚度和胸壁与心脏之间的介质状态。心搏动增强时,触诊感到心搏动强而有力,并且区域扩大。病理情况下的心搏动增强,可见于各种能引起心脏机能亢进的疾病,如发热病的初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脏肥大以及伴有剧烈疼痛的疾病等。心搏动过度增强,可伴有整个体壁的震动,称为心悸。

2.心搏动减弱触诊时感到心搏动力量减弱,区域缩小,甚或难于感知心搏动,见于心脏衰弱的后期,以及心脏与胸壁距离增加的疾病,如胸壁浮肿、胸腔积液、慢性肺泡气肿及心包炎等。处于濒死期的动物,由于心肌收缩力异常微弱,很难感到心搏动。

3.心搏动移位心脏受附近肿瘤及邻近器官或渗出液的压迫,可使心搏动移位。心搏动向前移位,可见于胃扩张、腹水及膈疝等;向右移位可见于左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向后及向上方移位的极为少见。

4.心区震颤触诊心区部感到有轻微震颤。见于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胸膜炎及心脏瓣膜病。

5.心区疼痛触诊心区部动物表现回视、躲闪或抵抗等疼痛反应。见于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及胸膜炎等。

二、心脏的叩诊

叩诊的目的,在于确定心脏的大小、形状、敏感性及其在胸腔内的位置。心脏的一小部分与胸壁接触,叩诊呈浊音,称为心脏绝对浊音区;心脏的大部分被肺脏所掩盖,叩诊时呈半浊音,称为心脏相对浊音区,它标志着心脏的真正大小。

(一)心脏叩诊法

对马、牛等大动物进行心脏叩诊时,先将其左前肢向前牵引半步。对犬等小动物,可提起其左前肢,以暴露心脏的区域。马的心脏叩诊,是先沿第3肋间由上向下叩诊,在由肺的清音转变为半浊音处,以及由半浊音转变为浊音处,分别做出记号;再顺序地沿第4、5、6肋间由上向下叩诊,也在声音转变的部位分别做出记号;最后,把转变为半浊音的记号连成一条曲线,即为相对浊音区的后上界,把转变为浊音的记号也连成曲线,即为绝对浊音区的上界。这种沿肋间隙由上向下的叩诊法,称为垂直叩诊法。此外,还可用斜线叩诊法,即在髋结节与肘头的连线上,由肺叩诊区内向肘头的方向叩诊,由清音变为半浊音的部位,则代表相对浊音区的后界,而由半浊音转变为浊音的部位,则表示为绝对浊音区的后界。

马心脏的绝对浊音区在左侧,大致为一不等边三角形。其顶点在第3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下7~8cm;由顶点斜向第6肋骨下端成弧形线行走,即为其后界。整个左侧心脏绝对浊音区的面积,约有手掌心大。相对浊音区位于绝对浊音区的后上方,呈弧形带状,宽3~4cm,为心脏被肺叶掩盖的部分。右侧的心脏绝对浊音区极小,位于第3~4肋间的最下方,只有将右前肢由助手向前牵引,才便于叩诊。

牛的心脏被肺脏覆盖的面积大,其左、右两侧均无绝对浊音区,而只有相对浊音区,位于第3~4肋间。在牛心脏叩诊时若出现绝对浊音区,即为病理状态。

羊的心脏在左侧胸廓下1/3部,在第3~4肋间或第3~5肋间可叩出相对浊音区。羊的心脏浊音比牛的稍稍明显。

猪的心脏浊音区在左侧胸下的第2~3肋间,叩诊呈现很不明显的半浊音。

犬的心脏浊音区比其他家畜都明显,其绝对浊音区,左侧位于第4~6肋间,上界与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相一致,后界无明显界限而移行为肝浊音区;右侧位于第4~5肋间。

(二)心脏叩诊的病理变化

心脏叩诊区发生变化时,还应考虑肺脏的变化。对心脏来讲,相对浊音区的变化较绝对浊音区的变化更具有重要意义。

1.心脏浊音区增大相对浊音区增大,是由于心脏容积增大所致,可见于心肥大、心扩张及心包积液等;而绝对浊音区增大,是由于肺脏覆盖心脏的面积缩小所致,如肺萎陷等。

2.心脏浊音区缩小绝对浊音区缩小见于肺泡气肿及气胸,相对浊音区缩小可见于肺萎陷和覆盖心脏的肺叶部分发生实变的疾病等。

3.心区叩诊呈鼓音在渗出性心包炎,如果有腐败菌侵入而产生气体,心区叩诊可呈现鼓音,见于牛的创伤性心包炎。另外,当覆盖心脏的肺叶发生炎性浸润时,由于肺泡内充有液体,肺泡的含气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致肺组织的弹力减退,此时也可能在原来呈现半浊音的区域出现浊鼓音。这两种鼓音的鉴别要点是,前者同时出现心脏浊音区增大,并有颈静脉怒张、肉垂浮肿、心力衰竭等心包炎的症状;后者主症在呼吸器官,兼有肺炎的症状。

4.心区叩诊疼痛在进行心脏叩诊时,动物躲闪、呻吟、不安,则为疼痛的表现,见于心包炎及胸膜炎等。

三、心脏的听诊

(一)心脏的听诊方法

1.听诊部位心脏听诊一般在动物左侧进行,必要时可在右侧。

2.心音的最强听取点听诊心音最清楚的部位称为心音的最强听取点。动物心音最强听取点见表11-5。

表11-5各种家畜心音最强听取点

种类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二尖瓣口

三尖瓣口

主动脉瓣口

肺动脉瓣口

左侧第五肋间,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上

右侧第四肋骨,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上

左侧第四肋间,肩关节线下方一、二指处

左侧第三肋间,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下方

左侧第四肋间,主动脉瓣口的远下方

右侧第三肋间,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上

左侧第四肋间,肩关节线下方一、二指处

左侧第三肋间,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下方

左侧第五肋间,胸廓下1/3的中央水平线上

右侧第四肋间,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稍下方

左侧第四肋间,肱骨结节水平线上

左侧第三肋间,接近胸骨处

左侧第四肋间,主动脉瓣口的远下方

右侧第三肋间,胸廓下1/3中央水平线上

左侧第四肋间,肩关节线下一、二指处

左侧第三肋间,胸廓下1/3中央水平线下方

(二)正常心音

在健康动物的每个心动周期中,可以听到“噜—塔”“噜—塔”有节律地交替出现的两个声音,称为心音,前一个称为第一心音,后一个称为第二心音,注意两个心音的组成。

(三)心音的病理改变

心音的病理改变包括心音的频率、强度、性质和节律的变化等。

1.心音频率的改变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

2.心音强度的改变心音的强度是由心音本身的强度和向外传导心音的介质状态等因素决定的。

(1)心音增强两心音都增强,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增强。

(2)心音减弱两心音都减弱,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减弱。

3.心音性质的改变包括心音混浊和金属样心音。

4.心音分裂或重复所谓心音分裂即一个心音没有完全分成两个心音,只是感到一个心音其前后高而中间低。而心音重复则是一个心音完全分成两个心音,其中间有短的间隔。

但是心音分裂与重复的临床意义是一致的,因而目前把二者统称为分裂。心音分裂或重复分为第一心音分裂或重复和第二心音分裂或重复。

5.奔马调在原有两个心音之外,出现一个额外的声音而形成的三音律,犹如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为奔马调。根据附加心音出现的时期不同,可分为缩期前奔马调和舒张初期奔马调。

6.心音节律的改变由于某些病理因素的影响,心音常呈现快慢不定、强弱不一、间隔不等,称为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间歇等。

7.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心音以外持续时间较长的附加声音。按杂音发生部位分为心内杂音和心外杂音;按杂音发生原因分为器质性杂音和非器质性杂音;按杂音发生时间分为缩期杂音、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

心脏杂音

心内杂音

器质性杂音

缩期杂音

张期杂音

连续性杂音

非器质性杂音

相对闭锁不全性杂音

发生在缩期

贫血性杂音

心外杂音

心包摩擦音

心包拍水音

心肺性杂音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往期回顾----------------第二单元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第一单元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科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yfzz/13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