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引发心肌炎,24岁女孩右腿被迫截

2018-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场感冒引发心肌炎,右腿被迫截肢

从感冒发病,到住进重症监护室,再到右腿被迫截肢……短短一个月时间,24岁的四川姑娘闵文清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考验。

2月7日至8日,24岁的闵文清连续两天参加了两场婚礼。就在第二天婚礼前的一个半小时,闵文清就已经感觉到身体不舒服。

当时她和家人都以为,就是一点小感冒。

下午4点,闵文清晕倒在床上,家人忙着掐人中、虎口,前后休克了10多分钟,闵文清才醒过来。

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说是感冒引起的肠胃炎,输液后回家休养,但还是断断续续地出现呕吐、恶心症状。

过了几天,病情恶化,闵文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一度出现心脏骤停。治疗期间,医院曾下达过两次病危通知书。

医生说,闵文清的情况属于流行性感冒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后期因为血液里滋生了细菌,因此,需要对右小腿进行截肢。

目前,闵文清右腿被截肢的伤口正在慢慢愈合。

一、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眼下正处春季,天地之气动荡,病毒开始滋生,《黄帝内径》特别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或人体阴阳失衡,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均可使人体脏腑组织经络官窍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疾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尤其是感冒发生的内在根据,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特别是肺与皮毛功能低下,卫气虚弱,外邪得以乘虚侵袭人体,从而引起感冒。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近期有这么多人容易感冒,有人却安然无恙。索性,本文就彻彻底底的把感冒的艾灸方法一网打尽!已经感冒的人用艾灸可以调理,还没感冒的用艾灸可以预防。

二、感冒必灸4大穴位!

是药三分毒,如今抗生素、打针、吊水泛滥成灾我们是否有更加绿色的方法来调理感冒呢?不妨试试用艾灸来替代——操作简单,效果也是极好的。一般来说,咱们感冒必灸的穴位有四个,您知道哪几个呢?

(1)大椎(可加风门、肺俞)

大椎穴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可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风池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可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3)迎香

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可缓解鼻塞流涕,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调理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4)尺泽(可加合谷、列缺)

该穴位于人体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可缓解咳嗽,清肺泻火,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咳嗽咳痰等症状。

三、感冒分型艾灸简单版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般情况下感冒可参考上面几个穴位艾灸,但若是情况严重的话,就需辨证艾灸,甚至尽快就医,就医的同时用艾灸辅助调理,效果也是很好的。

1、风热感冒:

①主穴:大椎、曲池、外关、合谷;②配穴:头痛配太阳;咽喉疼痛配少商放血;全身困痛配身柱。

2、风寒感冒:

①主穴:大椎、风门、列缺;②配穴:头痛配风池、太阳;咳嗽配尺泽;鼻塞配迎香;气虚感冒配足三里。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

四、感冒辨证艾灸,详尽版!

1、风寒感胃: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内疲,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独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略痰黄稠,舌尖红。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胃: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如上: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位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穴位查询和配穴查询,可在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文案策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9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