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难扛过冬天家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老人过冬是个坎。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在专家分析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民间也有句老话叫:“老人难过冬。”老人冬天怎么过,赶快听听远大专家的建议吧!

“冬天,离开的老人最多!”

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骤降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发,老人恢复较慢,也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

中医老专家建议:家里放盆水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雾霾多发季节,很容易导致一些老年性慢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主要是哮喘、肺炎,此外,咽炎、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也容易发作,此类患者从立冬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多。特别是老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

另外冬天还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疾病,加重心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防范措施

1、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使室内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因为空气干燥会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出门尽量不要穿低领衣服,同时最好围上围巾,注意咽喉部保暖。

3、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开窗通风。

心内科医生建议:硝酸甘油随身带

很多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另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感觉较差,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防范措施

1、密切监测血压、常备急救药物。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血压反跳。

3、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骨科医生建议:冬天要严防骨折

入冬后,老人出现骨折的现象明显增多。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老人毕竟年纪大了,每一种并发症都可能要了他的命。大部分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卧床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尤其是下肢的静脉血液,由于没有肌肉的收缩,就更容易产生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至肺、脑等重要器官从而产生栓塞,导致骨折病人猝死;此外,骨折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防范措施

1、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损伤。

、定期检测骨密度,补充含钙的食物。

大家也在看

智能胶囊内镜,开启无痛无创胃肠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且行且珍膝,如何延长膝关节的寿命?

伤不起的脖子:落枕之痛如何是好?

更多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







































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7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