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机制不清

2015-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产生的几种蛋白质在心脏疾病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部分病例也可因药物对心肌的直接毒性反应而加重心肌炎症反应

很多药物可引起药物过敏性心肌炎,但由于很多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准确判断何种药物致病有时相当困难致敏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①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异噁唑、四环素、链霉素、头孢克洛、两性霉素b、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②镇静药:阿米替林、卡马西平、氯丙嗪、氯噻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地昔帕明、氯氮平③降压药和利尿剂:甲基多巴、乙酰唑胺、氢氯噻嗪、螺内酯④其他:如羟布宗、保泰松、吲哚美辛、苯茚二酮、白介素-4、破伤风类毒素(生物制品)、中药(麻黄)等

药物过敏性心肌炎的具体发病率尚不清楚既往因未能根据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多被诊断为特发性心肌炎住院患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40%,而约有5%的患者是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故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中极为普遍确切机制不清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多为迟发性i型过敏反应,也以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炎性浸润为特征因此有学者认为药物过敏型心肌炎可能亦是一种迟发性i型过敏反应氯氮平致过敏性心肌炎也是ige介导的过敏反应(i型过敏反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