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常见疾病预防提示
2021-9-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过了烟花三月
春光一泻千里
四月的脚步即将向我们走来
四月份春暖花开、气温适宜,许多市民外出“踏青”“春游”,但四月份又是雨水充沛、气候多变的季节,在这一季节应注意疾病和部分传染病的预防。
食源性疾病病因: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每年的3、4月份和7、8月份是蘑菇生长的旺盛期。部分市民喜欢采摘野生蘑菇食用,一旦误采误食毒蘑菇,轻者可致胃肠不适、神经性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预防措施:1、不采野生蘑菇。毒蘑菇种类繁多,鉴别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专业设备,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市民外出踏春、游玩时不采不认识的野菜、野果、蘑菇。
2、不吃野生蘑菇。毒蘑菇中毒症状复杂,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因此预防中毒最佳方法就是不吃野生蘑菇。
手足口病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1、勤洗手、勤晒衣被,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喝开水、吃熟食。
3、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4、家长可本着自愿自费的原则为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
5、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避免接触其他小朋友。
流感病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传染性强,极易在人多密集的场所传播。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预防措施:1、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2、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每年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5、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班。
6、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流行性腮腺炎病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被感染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病多见于5~9岁及10~14岁年龄段儿童。
预防措施:1、目前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为主要的预防措施。18~24月龄儿童可免费常规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份疫苗;4岁以上儿童建议自费接种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份疫苗;14岁以上人群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费接种1剂次。
2、出现腮腺肿大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隔离。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
麻疹病因: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前驱期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易被误认为感冒,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甚至脑炎。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预防措施:1、8月龄、18月龄的适龄儿童应在预防接种门诊预约、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2、无麻疹病史或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的成人也应接种疫苗。
3、出疹、咳嗽病人应当及时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听从防控指导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出。
4、病人所在场所应开窗通风,清洗、曝晒病人使用的物品。
风疹病因: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风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播,传播速度快,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有部分儿童被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妊娠期妇女患病后,可使胎儿受到感染。人是唯一的宿主,患者会通过唾液、尿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
预防措施:1、8月龄、18月龄的适龄儿童应在预防接种门诊预约、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
2、无风疹病史或含风疹成分疫苗免疫史的成人也应接种疫苗。
3、出疹、发热病人应当及时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听从防控指导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出。
4、病人所在场所应开窗通风,清洗、曝晒病人使用的物品。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每年冬春换季时期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
预防措施:1、避免诱发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伤风感冒,避免烟尘刺激。
2、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气温寒冷时应避免室外活动,可在室内锻炼。
3、心态平和,适当练习腹式呼吸。
4、合理饮食,饮食调养。
5、避免过度疲劳。
感染性腹泻病病因: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仍以细菌性病原为主。
预防措施:1、不喝生水、不食生水、不食用不洁、腐烂、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2、注意饭前便后洗手,谨防发生感染性腹泻病。
温馨提示除了要预防上述疾病外,四月份温差变化大,仍需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有过敏史的应注意过敏源吸入或摄入引起过敏性疾病,外出踏青和旅游时应注意被犬咬伤和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健康就是幸福Healthishappiness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增强自我保健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