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真题练习

2021-8-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男性,35岁,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气短,少尿,下肢浮肿1年余,1周前咽痛、咳嗽、咯黄痰后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心室扩张,弥漫性运动不良,左心室射血分数30%。口服地高辛0.25mg,1次/d,既往无任何特殊病史。

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资料首先考虑

A、肺部感染

B、慢性心力衰竭

C、急性左心衰竭

D、心包炎

E、急性右心衰竭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患者呼吸困难,心悸,气短,少尿,下肢浮肿1年余,呼吸困难加重。左心室射血分数30%。正常情况下,左室射血分数为≥50%,若小于此值即为心功能不全。考虑是慢性心力衰竭。

2、引起上述考虑的原因是

A、高血压心脏病

B、心肌梗死

C、扩张型心肌病

D、心肌炎

E、甲亢性心脏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患者表现为全心衰,慢性心衰的症状持续一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超声心动显示左右心室扩张、弥漫性运动不良,支持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心肌炎也可以出现心室扩张、运动不良,但是一般病史比较短,多于感染后四周左右发病。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冠心病的病史(二者以左心受累常见),没有心慌、手抖、消瘦等甲亢的临床表现,故以上三个诊断可以排除。

3、导致近期病情加重的原因是

A、感染

B、过劳

C、电解质紊乱

D、心肌炎症

E、洋地黄中毒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出现感染(咽痛、咳嗽、咯痰)后病情加重。

4、治疗时不应采用

A、硝普钠

B、消心痛

C、速尿

D、抗感染

E、心脏移植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考虑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移植明显延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寿命,但是患者目前较年轻,症状也没有那么重,所以不选心脏移植。

2、男,72岁。4小时前因情绪激动突发极度气急,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出冷汗,焦虑不安。既往COPD史20年,高血压病25年。查体:T36.5度,P次/分,R34次/分,血压/mmHg,神志模糊,端坐位,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水肿。血气分析:PH7.28,PaOmmHg,PaCOmmHg。

1、该患者突发气急的最可能原因是

A、肺动脉栓塞

B、COPD合并右心衰竭

C、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

D、COPD急性加重

E、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患者突发气急,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此为急性左心衰的特征性痰液),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及哮鸣音,血压/mmHg,应诊断为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

2、患者最不适合的抢救措施是

A、静脉滴注氨茶碱

B、静脉注射呋塞米

C、静脉注射吗啡

D、静脉滴注硝普钠

E、吸氧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吗啡可以治疗急性左心衰,但是伴有CO2潴留者不宜应用,可产生呼吸抑制而加重CO2潴留,颅内出血、神志障碍者,属于禁忌。虽然氨茶碱可引起心率增快、心悸、心律失常,也不太适合使用,但是相对比而言,吗啡更不适合。

3、患者男性,47岁。因呼吸困难和水肿入院。查体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在右肋缘下4cm,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双下肢压陷性水肿。

1、检查心脏时可能出现下列哪种体征

A、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B、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C、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听到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D、心脏形态呈靴形

E、主动脉瓣区可听到粗糙的收缩杂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压陷性水肿是体循环淤血表现,提示右心衰,右心衰由肺动脉高压所致,常见者有肺心病及二尖瓣狭窄晚期,从备选答案看只能选B。

2、该患者心音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改变

A、心尖部第一心音可呈拍击性

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C、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强

D、心尖部第二心音增强

E、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二尖瓣狭窄时通过二尖瓣的血流量减少,故心尖部第二心音不会增强。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自发性气胸

C、右心功能不全

D、支气管扩张

E、慢性呼吸衰竭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包括:(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COPD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COPD肺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3)自发性气胸:表现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部X线检查可以确诊。

5、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慢性肺心病

B、自发性气胸

C、阻塞性肺气肿

D、支气管扩张症

E、肺功能衰竭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狭窄和痰液阻塞,呼气不畅,故可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6、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

A、肺不张

B、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

D、气胸

E、肺气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以及弹性蛋白酶一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失衡有关。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引起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气时细支气管管腔扩张,空气进人肺泡;呼气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肺泡内压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或破裂。

7、在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

A、细支气管腔不全阻塞

B、肺泡残气增多

C、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

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E、血液pH值相应性改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慢性支气管炎较长者并发了阻塞性肺气肿,其促进阻塞性肺气肿形在的的具体机制包括:1、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压管闭塞,残留在肺泡内的气体增多,使肺泡过度充气。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管壁软骨。使支气管失去正常的支架结构,阻碍气体的排出。3、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4、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壁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也引起肺泡壁弹力减退。以上机制共同参于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最先出现的应是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8、COPD首先发生的呼吸功能障碍为

A、通气功能障碍

B、换气功能障碍

C、同时出现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患者肺组织弹性回缩力明显降低,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和肺总量都增加,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COPD患者首先是通气功能障碍,而后发展为换气功能障碍。

9、以下哪一项肺功能测定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A、RV/TLC40%,MVV正常60%

B、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

C、RV/TLC40%,FEV1预计值80%,FEV1/FVC正常70%

D、RV/TLC40%,MVV正常60%

E、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呼吸功能异常有:MVV小于预计值的80%;FEV1/FVC之比值70%;RV增加,RV/TLC的比值增加,超过40%对诊断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10、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肺功改变是

A、MVV↓(预计值80%)

B、流速-容量曲线降低(MEFV↓)

C、FEV1/FVC%70%

D、RV/TLC明显↑

E、PEF明显↓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量-容量曲线在50%,7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更为敏感。

11、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

A、FEV1↓

B、MVV↓

C、MMFR↓

D、小气道功能异常

E、RV↑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少数患者可检出小气道的功能异常。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和气流受限等等。所以选择D。

12、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

A、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周围型

B、弥漫型、局限型、混合型

C、间质型、代偿型、局灶型

D、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

E、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旁间隔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教材中描述到: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三类。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

A、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

B、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结构全部扩张

C、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

D、肺小叶和肺泡囊扩张

E、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肺泡破裂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小叶中央型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扩张。其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

14、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

A、扩张部位在1、2、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

B、扩张的部位在所有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气腔

C、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D、扩张部位在肺泡囊及肺泡

E、扩张部位仅限于肺泡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全小叶型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所属终末肺组织,即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扩张,其特点是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

15、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胸部X线显示肺动脉段略突出

B、心电图显示电轴右偏

C、心界缩小

D、动脉血CO2分压升高

E、最大通气量降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慢支并肺气肿时,呼吸功能既有通气功能障碍,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尚有残气容积增加,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超过40%说明肺过度充气,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16、下列哪项不是慢支并发肺气肿的X线表现

A、早期可无异常

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C、两肺多发性空洞

D、两肺透亮度增加

E、横膈低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慢支肺气肿不会出现多发性空洞的表现。肺气肿时X线检查: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有时可见局限性透亮度增高,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肺血管纹理外带纤细、稀疏和变直;而内带的血管纹理可增粗和紊乱。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17、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部X线表现是

A、两肺纹理粗、紊乱

B、无特殊征象

C、肺透过度增加

D、膈肌下降

E、胸廓扩张、肋间增宽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没有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少数患者可以检出小气道功能异常,此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和气道受限,其特点是可逆性较小。故此题答案为B。

18、下列各项肺功检查结果,哪项与阻塞性肺气肿不符合

A、MVV低于预计值的80%

B、RV/TLC40%

C、FEV1/FVC60%

D、肺泡氮浓度2.5%

E、流速-容量曲线大致正常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表现为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在75%和50%容量时明显降低,闭合气量和闭合容量明显增高。病变发展到阻塞性肺气肿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更是明显降低。

19、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肺部残气量严重减少

B、通气/血流比率失调

C、弥散功能障碍

D、动-静脉血分流

E、肺泡通气量降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因为①氧气的弥散系数较低,二氧化碳是其20倍;②动静脉氧分压差远大于CO2分压差,肺换气障碍更易导致低氧血症。COPD时,一方面肺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值变小,犹如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影响肺换气;另一方面,肺气肿病变压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减少,血流量减少,肺泡相对无效腔增大,通气/血流比值变大,影响肺换气。

20、关于COPD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A、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

B、COPD与肺脏对有害颗粒和气体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COPD肺部表现是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

D、COPD肺部表现是气流受限,有时完全可逆

E、COPD是肺部的一种慢性的长期的疾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21、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吸烟

B、感染因素

C、理化因素

D、气候异常

E、过敏因素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慢性支气管炎最密切的是吸烟,吸烟的时候那个烟里面是含有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选A比较合适。B感染是慢支急性发作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

22、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重症肺结核

E、尘肺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蛋白酶-抗蛋白酶的失衡、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等因素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

2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

A、慢支、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

B、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所有慢性肺疾病

C、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

D、已知病因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E、所有慢支,哮喘和肺气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COPD的特征是具有气流阻塞,气流阻塞的原因除慢支所致气道狭窄和阻塞外,还可由肺气肿所致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而引起。气流阻塞的轻重通常由FEV1/FVC降低的程度来确定。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支或肺气肿不属于COPD。

24、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病毒为

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

B、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C、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教材描述到: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

25、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酶系统改变,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B、腺苷酸环化酶增多

C、真性胆碱酯酶活性正常

D、磷酸二酯酶减少

E、蛋白分解酶减少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此为记忆题,教材中描述到: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26、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

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

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

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

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肺部感染等情况下,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正常人抗蛋白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高,以保护肺组织免遭破坏。但肺气肿患者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因子平衡,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肺气肿。蛋白分解酶能破坏肺泡壁结构而形成肺大疱。故选E。

27、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是

A、胸部x线使肺纹理增粗紊乱

B、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高分辨CT示肺气肿改变

D、长期大量吸烟史

E、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选项B,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选项A、C、D、E项只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条件,并非必要条件。故选B。

28、COPD与肺癌的鉴别中,确诊的要点是

A、痰中带血

B、刺激性咳嗽

C、呼吸困难

D、纤维支气管镜

E、CT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其他的选项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但是最终确诊的还是纤维支气管镜。

29、COPD与哮喘的确诊鉴别点为

A、气流受限性

B、支气管舒张试验

C、X线

D、超声

E、致病因素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意义:用舒喘灵等药舒张支气管前后,比较肺功能是否改善,若有改善为阳性,说明气流受限是可逆的,反之为阴性,说明气流受限是不可逆的。意义: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0、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的主要鉴别点是

A、咯血

B、杵状指

C、脓性痰

D、支气管造影术

E、胸部X线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支气管造影术一般由放射科负责,把造影剂注入各个支气管,在透视下肯定各支气管都已充盈到5~6级后,采取不同体位摄片。通过X线片可以很清楚看到支气管的情况。支气管扩张早期X线早期可以表现为纹理粗乱,与慢支难以鉴别,而杵状指没有特异性。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也会引起杵状指,支气管扩张也有杵状指,而支气管造影术是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

31、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炎型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发病年龄较轻

B、多无发绀

C、喘息明显,多呈持续性

D、X线胸片呈肺纹理减少

E、静息时二氧化碳分压轻度降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炎型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发病年龄较轻:体型多肥胖,有发绀;咳嗽较重;喘气较轻,常在并发感染时加重;呼吸音正常或降低,湿啰音较多;X线胸片示肺气肿征不明显,肺纹理增加,增粗,肺功能检测显示肺总量正常或轻度增加,残气量中度增加,FEV1降低,肺顺应性在静态时接近正常,但动态时很低;血气检查静息时氧分压显著降低,在运动时则更低,但是二氧化碳分压常明显升高;此外,此型患者并发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较多,故本题仅选项所述是正确的。

现阶段已讲解完风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已结束,血液进行中,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扫码预约咨询年课程。

送一年,服务监督学习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kfhl/13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