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运动的你一定要看
2020-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日在浙江,一小伙在打篮球时,突然就倒在了球场上,没能醒过来。更可怜的是,今年27岁的他刚刚结婚不久,妻子还怀有身孕,还没等到小孩出生,他就突然离去了,这让妻子孩子以后怎么办?还有他的父母,辛辛苦苦养他长大,现在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极度悲伤!从目前能得到的消息看,他死亡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当时运动中并没有与他人有激烈的碰撞,不太可能是其他原因致死,具体原因可能还会有更详细的调查结果。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的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高达55万人,相当于每天约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种种压力,这也难免会在不知不觉中透支自己的身体,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大家一定要爱惜身体,珍惜生命,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适当防护和检查!
猝死来临前的6个先兆
当身体出现这6种信号时,你就需要特别警惕猝死发生!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有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猝死”的判断,一定要以“心跳骤停”为准。
判断心跳的方法一般采用手触摸颈部或者腹股沟大动脉,感受其有无搏动,搏动消失时才可判断为心跳骤停。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2.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如果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3.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4.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度。
5.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6.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7.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最后,全民运动值得提倡,但高强度运动并非人人适合。选择力所能及的项目,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真正从运动中获益。
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