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2死2伤紧急提醒萍乡人切勿采食

2020-10-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830/7428998.html

每年的春夏季节

是市民因误食毒蘑菇而

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让人痛心的事又发生了!

江西祖孙4人

吃野生蘑菇中毒

被紧医院

结果造成2死2伤

让人惋惜

6月11日

江西高安的祖孙4人

(包括1名老人,名儿童)

因吃野生蘑菇后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呕吐、腹痛、便血情况

被紧医院

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

其中

61岁的老人和他2岁的孙子

抢救无效死亡

老人的2个孙女经血液灌流抢救

目前脱离了生命危险

网上鉴别野生蘑菇的方法是否靠谱?

如果一旦吃了毒蘑菇该怎么办?

一起来看

page1

毒蘑菇的危害及中毒症状

  

  自然界有许多菇类含有毒素,不宜食用,普通人并不能辨识有毒无毒,最终因误食而中毒。毒蘑菇又叫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

  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00种,有毒蕈类约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可引起中毒。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以下6个类型。

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神经精神型

  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溶血型

  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

  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

page2

毒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对消费者的提示:对于野生蘑菇,目前尚未形成消费者可以用来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同时,也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要食用在野外自然环境生长的蘑菇。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餐饮单位要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并非科学可靠,以致时常发生“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对于不认识的蘑菇,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确保所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品种。

page

中毒后怎么救治?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在此,小编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对野生蘑菇尚无特效疗法!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坚决: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

萍乡家长必看

事关中高考

端午期间饮食安全

近日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相关提示

一起来看

一、广大消费者

居家饮食

选购新鲜、合格的食品原料,不采食野生蘑菇,生吃瓜果、带叶类蔬菜要洗净并充分浸泡。食品要烧熟煮透,特别是冷冻后的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要充分解冻后再加工,防止外焦内生。冰箱贮存食品做到生熟分层分开,隔夜饭、菜应及时冷藏,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外出就餐

应选择证照齐全、就餐场所环境整洁卫生的餐厅,优先选择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场所。

网络订餐

应选择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取发票或正规收据。

二、广大师生

谨慎选择就餐

尽量在家或学校食堂、师生接待餐饮单位就餐;在外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

科学合理饮食

不生食海产品,慎食凉菜冷食,不随意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油炸食物、烧烤食物、辛辣食物等。

保证营养均衡

三餐荤素合理搭配,营养应均衡,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早餐为粥和面食及奶、蛋、豆制品,中、晚餐除主食外,在肉类、蛋类、鱼类、豆制品基础上加1-2种蔬菜类食物。

三、学校食堂、师生

接待餐饮单位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一要严格食品原料采购,不得采购腐烂变质、来历不明和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及肉制品,加工烹饪时要确保烧熟煮透,各类餐饮具和直接接触食品工具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洁。

二要严禁加工回收食品,严格控制2小时内使用制作好的食品。

三要严格落实留样管理制度,对各餐次所有食品品种应留样。

四要落实好从业人员晨检制度。五要严禁提供外购熟食及加工食用凉菜、豆浆、四季豆、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品。

严格执行疫情规定

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口罩和洗手消毒,注重加强个人防疫,加工、用餐场所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四、各餐饮服务经营者

不超供餐能力经营

根据就餐场所和厨房加工能力,合理安排接待量,控制团体性订餐数量,做到“量力而行”,不超负荷经营。

严格控制制作过程

从合法、稳定渠道采购食品原料,检查食材感官质量、外包装、标签标识是否合规,并如实记录采购信息。禁止加工、食用野生动物。加工过程中要保证食品受热均匀,中心温度不低于70℃,做到烧熟煮透。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要及时清洗、严格消毒,防止生熟混用、交叉污染。

五、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措施

1.消费者在就餐后,如发生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即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从医嘱,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2.呈群体性发病症状时,应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救治。

.注意保留好剩余食品和吐泻物,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认定。

4.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如已造成健康问题,应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便于有效维权。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端午节和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源性食品安全事故。保持投诉举报热线畅通,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对检查或举报发现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转发扩散

让更多人知道!

来源:赣州发布、江南都市报等

商家合作

这里是萍乡

你能从这里了解到有关萍乡的热点新闻、网络爆料、风土人情、人文魅力、吃喝玩乐等最新资讯等等。

记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b.com/byjs/12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